随缘,是人生大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即去”。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藉口。

 
  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



  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从随缘的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分就是缘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

 

  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你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活泼泼的,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人们获得缘,不是靠奋斗和创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领悟去判断。


  佛家多讲随缘。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守。随缘不变,在世间上做人,要通情达理、圆融做事,这样才能够达到事理相融。

 
  庄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运行,既不能改变,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

 
  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

  

  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拥有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随缘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意境。随缘是用出世的眼光看事,用入世的双手做事;随缘是举重若轻、轻描淡写、游刃有余的潇洒风度;随缘是“知其不可为”则果断放弃,另辟蹊径的处事态度。随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

 
  缘动则心动,心动则缘起;缘来好好珍惜,缘去淡淡随缘。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一种安详恬淡的心态,是一种处变不惊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