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会有很多的错觉,最大的错觉之一,就是人们在青春年少或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很少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死。这种错觉,有利有弊:利是,这样人们会更加努力地奋斗,如果老是想到人一死,什么都没了,可能会对事业追求、财富积累、健身美容等事情,就不那么热衷了,客观上,对社会的贡献也就会小了;弊是,忘了人都会死,会使有些人太贪婪、太狂妄、太嚣张,人生在世好象可以无限制地拥有世上的一切似的。不管你是有错觉也好,无错觉也好,世上不断发生着的死亡事件,亲朋好友的死,或是名人明星的死,都会给你个提醒: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来和去都是一样的,也都是《红楼梦》里反复出现的那句名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不时地提醒有个好处:人生,再意气风发,再千娇百媚,再花好月圆,也有四大皆空、撒手离世、灰飞烟灭的一天。《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就是人生的经典概括:现在,这首《好了歌》要唱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歌坛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听了。
虽说人在生和死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但是,这生与死之间的人生过程,却是千差万别的,都选择了歌唱事业,歌者和歌者之间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想起杰克逊的歌唱风格来,我想到了“五情”之说:一是真情实感,二是声情并茂,三是情景交融,四是热情似火,五是激情四射。也正因为他的真实、真情、真唱、真演、真诚和真心,才使世界上大多数喜欢真的人那么喜欢他。
这几天,我在上视的新闻节目里,看到了两条和杰克逊有关的消息。一条是在27号晚上的新闻里,说他是“黑白人生”;还有一条是在昨晚的新闻里,说在上海书城,杰克逊的三张专辑,已经卖光了两张。这两条新闻我听出了两层意思:一是,我听出来了媒体对杰克逊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既说到了他白的部分——辉煌的歌唱事业,也说到了他黑的部分——娈童事件;二是,我感到了太多的观众,没有太注意杰克逊的黑点,而是认为那黑点不过是白玉上的瑕。中国有一个很有味道的成语—瑕不掩瑜。这毁誉参半和瑕不掩瑜的侧重点可就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百姓意识和媒体意识的差异,也从这件事上很容易看出来:老百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并没有按照他们被不断导向的那个思路去思去想,脑瓜毕竟长在自己的身上。我们的媒体太喜欢高高在上做教导状,怎奈有一句诗很能说明这个时代百姓与媒体的关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比起迈克尔·杰克逊的五情来,我也想到了我们国内歌坛的另一个“含五”的特征,那就是“五秀”。这五秀未必别人说过,可我一说这五秀现象,你准要乐了!一,红歌秀;二,木桩秀;三,爹娘秀;四,模仿秀;五,瞌睡秀。有人听了这话,已经明白了,心里乐开了花;有人听了,还不明白,那我就说说这五秀的特征吧。红歌秀的特征是一个字——空,表现为歌功颂德、高亢激昂;木桩秀的特征是一个字——呆,表现为呆若木鸡,木头木脑;爹娘秀的特征是一个字——傻,表现为哭爹喊娘、故作悲伤;模仿秀的特征是一个字——作,表现为装模作样、东施效颦;瞌睡秀的特征是一个字——睡,表现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又有很多人明白了,还是有些人没听明白,我再说得更通俗一点吧。红歌秀手这辈子不会唱别的歌,只会唱红歌,在台上做英雄状,让人想起已经过去的一个时代的许多电影里的男英雄和女英雄来,一副马上就要就义的样子,偶然听一首,会觉得有所回忆和重温,经常听得话,会觉得身心俱疲;木桩秀手唱歌的时候特别专注,除了声线在活动之外,其它人体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就像段木桩矗在台上一样;爹娘秀手习惯于唱和爹娘有关的歌,甭管有爹还是没爹,有娘还是没娘,唱的时候,都要表现出爹娘没了的样子,直唱得自己泪如雨下,直唱得他人满脸悲伤;模仿秀手特别擅长学,学港台的,学国外的,从服装到发式,从腔调到动作,甚至是国籍,都要尽可能地和别人一模一样,只有一点怎么学都不像,就是唱功本身;瞌睡秀手唱歌的时候,喜欢若有若无的、似梦似假的,让你听不清在唱什么,这样,可以掩盖点什么,或是嗓子条件,或是外语基础什么的,就像有些女人喜欢在脸上涂抹点什么似的。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叫“国际民主化”。也就是说,在以往本国大讲民主的基础上,现在,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成了潮流,这国内的民主化也就串接成了国际民主化。原先属于国内的那些东西,比如,人、物、星、事、潮等,现在,都越来越从国内的审视中,变成了国际的多角度观察了;也因此,原来闭关锁国时候的那点孤芳自赏和井底之蛙之视,越来越被世界潮流淹没了。大小人、各类物、文体星、内外事、流行潮等,都越来越有了世界眼光。因此,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句话,现在最见功夫的,是拉到国际平台上来遛遛了。这一趋势,倒是扣住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真金不怕火炼”。
杰克逊是好样的,不管有人认为他是不是黑白人生,国际上普遍地看法,从他离世之后的世界反应就表现出来了,没有人在乎他那个黑点,太多的国际观众怀念的是他是块歌坛的奇玉!我们国内观众的眼光,也越来越国际化了,这要感谢这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造化。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那些五秀型的歌手,是不是也可以从自己在国际歌坛的微不足道,和人家的光彩夺目上,得到点儿启示呢?老是满足于国内那些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并在那儿沾沾自喜,有啥意思呢?真有能耐,就到国际舞台上去比试比试吧!
我想,在过了一个时代或是几个时代以后,对于迈克尔·杰克逊这样领一代风骚的国际巨星,后人除了崇敬和景仰之外,不会有任何挑剔和指责的;这才是真正的巨星,他不只属于美国,也不只属于这个时代,他属于全世界。
为了表示对我崇拜的这位天皇巨星的英年早逝的万分惋惜,我要送给这位已经去了天堂的,有着天籁般声音的歌者一首赞美诗:世界歌坛掀风暴 ,一代巨星殒落了;五情天音时代潮,国际歌神凤还巢!
海涌时评:国际歌神杰克逊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