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鸿海交集的行业领域中,比亚迪与我们差距太大。”郭台铭瞧不起比亚迪,但郭台铭不舒服的是,富士康帝国过去的高速增长成为过去时,比亚迪却成为早晨的太阳。
比亚迪靠手机电池起家,近几年走路迅速——业务覆盖了手机电池、液晶屏、键盘等除手机芯片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机零部件。郭台铭和比亚迪的纠葛,就是因为比亚迪和富士康在计算机代工、汽车制造没有重叠外,比亚迪的业务跟富士康近乎相同。郭台铭不觉得王传福有能力,坚持认为,比亚迪手机业务发展如此快速,与其挖角和窃取自己大量商业秘密不无关系。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郭台铭质疑比亚迪‘汽车质量’没道理,它在国内自主品牌里还算过硬,它们的纠葛是双方的积怨所造成的,与汽车无关。”
北京一媒体访富士康,有员工背着高层这样讲:“富士康的光景大不如前,比亚迪抢走了我们太多生意。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又遭遇金融风暴,订单大幅萎缩。现在我每月只能拿1500元的薪水,在这座月平均工资近4000元的大都市,太过寒酸。”
员工心情黯淡,但郭台铭依然信心十足。“论竞争力,比亚迪绝对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也不把窃取商业机密的公司当对手。比亚迪在模具等众多产业领域中,连我们的1/10都不到,如果我输了,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指着后面的落地窗)。”郭台铭在媒体面前,很‘自信’。
富士康公布的2008年财报显示,营收92.71亿美元,较2007年的107.32亿美元减少14.61亿美元,降幅13.61%;净利润1.21亿美元,较2007年的7.25亿美元狂跌83.22%。
三星经济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07年,富士康内地员工达75万人之多,代工产品线覆盖电脑、手机、网络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以及游戏主机等。富士康的内部文件显示,截至去年7月,公司10大事业群在内地的员工为65万人,与2007年相比减少了10万人。
郭台铭恨比亚迪,也一直起诉比亚迪,但是比亚迪并不是省油的灯。
比亚迪汽车从F1到F6,比亚迪练出“五个面”的知识产权理论,成为行业里公开的‘秘密’:“汽车的外观专利有五幅照片,前面、后面、侧面、正上方和斜上方,这五个面都是相似的,就可能是侵权的,但只要其中有一幅照片风格完全不一样,其余的完全一样也不侵权。”比亚迪首席设计师廉玉波说: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有专利就规避掉,没有就拿来用,并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而且100%不会让对手赢。所以呢,郭台铭的起诉只是发泄的渠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