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1日谷歌中国发布购物搜索Beta版后仅10余天,国内最大的C2C网购平台淘宝网就发布了淘宝开放平台Beta版,并喊出“Powered
by Taobao”的口号。国内围绕购物搜索的竞争愈演愈烈。
由于近年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前景被看好,与之相关的购物搜索也成为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提供商激烈争夺的新领域。无论谷歌、百度还是网易,拥有各自C2C平台后,都推出自己的购物搜索产品意图进一步布局电子商务。但他们在C2C上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淘宝网。由于淘宝网在C2C上的绝对优势,并且依托于阿里集团在电子商务的枝繁叶茂的根基,胜算并不大。各家搜索引擎在推出单纯的C2C平台几无胜算的情况下,意图以己之长,击人之短,通过购物搜索来争食市场。可以说他们的购物搜索平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背后是垂涎于淘宝网已有的庞大数量的商家和用户。
淘宝发布的开放平台,可看作是面对强敌采取的似守实攻的妙招。
淘宝开放平台包括开放接口、淘宝插件平台和开放协议三个主体部分。通过一套应用接入和用户授权的技术规则和行为规范,可让所有外部网站、桌面端运行基于淘宝开放平台的应用,并访问淘宝提供的电子商务基础服务。这项服务向全球任何零售商、制造商、服务商以及个人开发者开放,而这其中自然包括了竞争对手们的商家和用户。
但开放平台表面上看起来很可能导致原有客户资源的流失并增加网站管理成本,那么淘宝为何出此招?
善于逆向思维的马云显然把眼光看得更长远。面对象谷歌、百度等越来越逼近的强敌,马云清楚,只有掌握标准或者说成为游戏规则制订者才能收获最大胜果。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充分利用自己在电子商务市场的已有优势,把自己的利益和商业生态链各方利益更加紧密结合,共荣共生,当获得整个商业生态链的信任和支持后,未来的胜利则能胜券在握。
这样的策略能行之有效必须基于两个前提:首先是市场领导者的位置,其次是互帮共进的经营理念。淘宝网08年占国内C2C市场86%的份额,当然的行业老大,而淘宝坚守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信条和倡导“帮助中小企业成长”的理念,为赢得“民心”打下很好的基础,才有可能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这正是竞争对手缺乏的最大优势。
淘宝网开放平台后,淘宝上所有网络零售业的消费者和商家数据都运行在淘宝的服务器上,网络交易在淘宝的体系内进行,并有利于淘宝为体系内的商家和交易行业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从长远看反而节约了运营成本。另外,开放平台既能通过开放平台改善和吸纳更质优的商品到淘宝平台上来交易,同时能为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商家汇集前来。对淘宝、商家、用户是多赢的做法,应该会获得商家和用户的支持。
从竞争层面看,由于搜索是基于数据库的,淘宝开放平台后,网店店主的数据都放在淘宝的数据库中,针对淘宝上商品的购物搜索就是淘宝的站内搜索,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或者网易有道等等搜索引擎做的购物搜索抓取不到淘宝的后台数据,这将使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由于淘宝在C2C市场的巨大优势,淘宝的商品信息占国内C2C网店的绝大部分,这个基石很重要。如果各搜索引擎的购物搜索抓取不到淘宝网的商品信息,可想而知,很可能会失去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吸引力,甚至可能会让他们的购物搜索成为摆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淘宝网的站内搜索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会更便捷、更有效。
天时、地利、人和,竞争制胜之道。如果淘宝都占尽了,竞争者的机会就很小了。(文/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