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跨越两岸的悲欢离合


 

导演:汪涛

 

 

今年6月的北京,雨水似乎特别的充足,站在民建中央灰色小楼的房檐下,看着天上泼洒不尽的细雨,心惊胆战的听着滚滚而过的雷声,我有些心虚“一会采访成思危的时候,千万不要再打雷了”。

 

回想到刚刚接手成思危的采访任务时,有朋友问我:“成思危又说什么了?股票?房价?”显然这是在他心目中成思危的“主业”。

 

我回答,“是他和台湾亲人的关系。”朋友很惊讶,这对他来说有些意外。

 

我不得不再一次把我了解的历史述说了一遍,从16岁离家的成思危开始,说到他那位据说曾经参与《共产主义宣言》编译却又最终去了台湾并一生严守新闻人中立态度的父亲,以及两个人间长达半生的分离。而这期间又夹杂着成思危在文革时期的迷茫、46岁改行的坚决、父子最后一面的伤感。

 

朋友一直沉默着。

 

讲完故事,我和朋友产生了争论,如今的我们应该如何称呼16岁时离家的成思危,是“热血青年”还是“热血少年”?在那样一个仅仅靠回忆就可以让人血脉贲张的年代,16岁的激情与理想无疑是推动社会前行的动力。讨论的过程中我有一种错觉,似乎我不是谈一位74岁的老人,我面对的是海峡两岸一个甲子的历史变迁,那些人生中的热情、迷茫、聚散与纷争又何尝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写照。一个甲子无疑是一段很漫长的时间,从16岁的热血少年到年过古稀的老者,岁月可能会改变,留下的却是同根同族的坚定。

 

 

雨停了,院子里恢复了以往的宁静,远处校园中传来孩子们若隐若现的吵闹,时间正好停在我们与成思危约好的地方,我转过身走向采访间,心里有些小小的开心

 

 

本期渣打银行《杨澜访谈录》播出时间:东方卫视6月27日(周六) 23:00播出

更多精彩花絮请登录:天女网www.tiann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