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股市大循环的因素有哪些?
郑焜今博士认为:人口结构与科技创新是影响股市大循环的最主要因素。人口结构的影响周期是50年左右,科技创新的影响周期大约30年左右,另外还有一个国力的影响周期大约80年左右。这三大周期有时会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共振,出现百年一遇的大变化。
说明:先拿美国来说明,美国二次大战战后的第一次婴儿潮出现在1961年,这一年出生的婴儿,其消费力的高峰大约48—50岁左右,1961+48=2009年,跟次贷危机最激烈的2008年只相差一年。如果站在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1980年开始的IT革命,使得电脑和网络迅速普及,一般新科技的普及大约30年。前十年是萌芽阶段,新科技产品的普及率在1-10%左右,第二个十年是茁壮期,普及率从10%迅速拉升到90%,第三个十年因为市场已接近饱和点,普及率在90%-99%之间。这个十年的节拍对信息科技是相互吻合的,所以1990年-2000年之间美国的科技股大放异彩,到了2000年3月网络泡沫崩溃,但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仍能维持到2008年的金融风暴,如从1980+30=2010年来看,误差是2年。如以1929+80=2009年的美国国力高峰来看,误差只有1年。换句话说,美国2008年的金融海啸是30年的科技循环,50年的人口结构循环,80年国力循环三者互相共振的结果,所以杀伤力才会这么大,变成百年不遇的大危机。
如果把上述的周期用在国内,可以推算出2030年是个长线的高峰。我国的计划生育开始于1980年,加上50年的消费高峰,消费力的高峰将出现在1980+50=2030年,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也将在2030年面临长线的转折点。如以新能源、新材料的科技创新来看,从2010年算起,加上第二个茁壮期的20年,科技创新的普及高潮将出现在2030年前后。如以一般大国的国力高峰约九九八十一年来看,1949+81=2030年,也是在2030年将出现国力长线的大转折。三大循环的共振十分接近,都在2030年。依照物极必反的原则,高峰前的十年是股市最辉煌的阶段,中国股市可能第一次出现真正的黄金十年,中国会出现不少的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但过了2030年,类似美国金融海啸的大调整可能会出现。以上的推演就是气数观的实际应用,是否出现变化,仍有待未来的印证。
股市谷底与经济谷底
股票市场短期来说是一个投票机:当大多数人把票投给空头时,市场就下跌;大多数人把票投给多头时,市场就上涨。但长期来看它一定是一架称重器,会和宏观经济倾向一致。不过正因股市是一个投票机,因此,这种倾向一致的过程与方式存在很大变数,甚至可说是千差万别。
下面是从1930年以来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年度涨跌与GDP增长率的拟合图。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下列两点。
一是在过去的77年里,道琼斯指数一共出现过14次调整,23个下跌年份。其中连续2年和2年以上的调整6次。6次调整中,有4次伴随着显著的经济调整。分别是:1930年-1932年,其中股市谷底产生在1932年,经济谷底产生在1933年,股市谷底比经济谷底提前1年。1938年-1938年,股市谷底和经济谷底同步,均产生在1938年。1969年-1970年,股市谷底和经济谷底同步,都产生在1970年。2001-2002年,股市谷底产生在2002年,经济谷底产生在2001年,股市谷底比经济谷底之后1年。
另有2次并未伴随显著的经济调整。其中1940年-1942年,股市连续调整3年,但3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25%、27.7%。1973年-1974年,股市连续调整2年,2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1.7%和8.5%。
这些事例说明了2点:
一是促使股市调整的因素很多,宏观经济增长率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如1973到1974年的调整,显然是受到了高通胀与高利率的影响。而1940到1942年的调整,则是受二战影响所致。
二是我们无法从这些大级别调整中明确地归纳出股市谷底会提前还是滞后于经济谷底。其中既有提前的,也有滞后的,更有同步的。
但是,把14次调整全部算上,情况就不同了。14次调整中,股市谷底与经济谷底同步的只有3次,滞后1年的2次,滞后2年的1次,其余8次均是股市谷底比经济谷底提前1年,占57%。这正象别人打一个形象有比方,股市是经济牵的一条狗,这条狗有时在主人的后面跟着跑,有时与主人并肩偕行,当然更多时候,它会跑到主人的的前面,并不时回头眼巴巴的等着主人。
不过这依然无法告诉我们股市的谷底究竟会提前还是会滞后或者同步于经济谷底,因为57%的概率并不高,仅仅比一半多了一点点,不足采信。
如果说这组数据对我们有什么意义,那就是6次大级别调整中,唯有1次是因宏观经济的大衰退引起的,而恰恰是这一次调整,股市谷底比宏观经济谷底提前了1年。其原因可能是宏观经济大调整会引发市场大恐慌,把股市提前推到谷底。而本次调整在这方面与1930至1932年的大调整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本轮调整股市的谷底应该也会提前于经济谷底。
其二,既然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如此复杂多变,那么股市是经济晴雨表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过去77年美国股市与经济给出了一个有价值的数字:从1930年开始,美国经济的算术平均增长率为6.7%,道琼斯指数的算术平均涨幅为6.35%;如果从1932年算起,美国经济的算术平均增长率为7.3%,道琼斯指数的算术平均涨幅为7.44%。两者的幅度基本相等。
股市之所以在反映经济的过程与方式上会出现很多变数,原因是投资者在牛市中把过多的票投给了多头,而在熊市中又把过多的票投给了空头。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股市的阶段性涨跌幅并不完全与经济的波动幅度相同。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经济波动,股市波动的幅度要大得多。大体来说,股市阶段性涨跌幅度要比同期经济波动幅度平均高出1.6倍!
截至2008年10月,在经历了70%的调整之后,股市继续大幅调整的概率已经不大。但由于2007的年度涨幅过大,形成了过大的透支,因此要出现的大的牛市行情,尚需较长时间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