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被图书策划人当了枪使


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书《离婚未遂》大卖,感觉也很有自己一份功劳,当然,这是出于超级自恋的想法啦。哈哈~~~~~

这么想的原因就是,是叶青,南京大学出版社综合图书编辑部副主任,《离婚未遂》的策划人,将我以前的一篇旧文翻了出来,附在《离婚未遂》的后面作为后记,而且取了其中我也很得意的几句我的名言,我现在很是以为,这些玩意儿还是对《离婚未遂》的大卖有所贡献的啦:)

这对我也是头一回,不小心就被图书策划人当了枪使,唉,交友不慎啊......

《离婚未遂》的作者丁力,和我住在一个城市,我却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对附在他的作品后面的这篇后记有何看法.

至今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开始时,该书的策划人叶青居然让我自己去书店买了一本《离婚未遂》,真是天地良心啊.

备注:截止此文完成时,叶青主任还是寄了一本《离婚未遂》样书给我,心里稍感平衡......

建议大家看看《离婚未遂》,不管你有没有结婚,想不想离婚,都可以读读~~~

链接资料:

http://mafangye.blog.sohu.com/115384265.html

优秀的图书策划人就是要善于捕捉社会和市场中随时变化的信息及需求,从中找到选题的创意和灵感,并寻找合适的作者把创意付诸实施,这样就完成了一本书一半的营销工作,而后面的工作便需要细心地用细节把握了……
 
《出版营销》杂志四月刊
 
《离婚未遂》的快乐操盘
——策划人的营销手记
/叶 青
    
丁力新作《离婚未遂》出版了,五天内,经销商征订达到1万7千本。在“新浪”网做宣传十天后,点击率也飙升到79万,各地媒体陆续传来好消息,《广州日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金陵晚报》都要陆续连载……至此,《离婚未遂》算是成功了大半。
我是“幕后主使”,《离婚未遂》从策划到营销及发行的“今生前世”都与我有关。
 
励志+婚姻的选题创意
《离婚未遂》瞄准的读者对象是80后。曾经,很多学者把80后定位成“草莓族”:抗压性低、稳定性差、眼高手低、不思考、爱表现。表面上看,80后确实没有70后的人务实,80后标榜自由,不会像“前辈”那样用亲情维系缺失爱情的婚姻。对于走进围城的80后而言,离婚也许不需要理由或者理由很简单……这在“前辈们”看来,是否有点荒唐?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点不仅需要作者的自觉,更需要图书策划人的自觉甚至自律。我也是80后,我们急需一部作品来对现代职场的都市男女做善意的提醒:珍惜亲情、珍惜曾经拥有的爱情和缘分。所以,我要策划一部婚姻励志教材,于是有了《离婚未遂》的创意。
 
找谁来写?我想到了丁力。我曾将作者按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小说作者;一类是财经小说作者。文学小说的作者一般都关注“风花雪月”,而财经小说的作者通常是有职场背景沉淀,关注方向是经济的发展、民生的变革。丁力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曾经出版过《高位出局》、《上市公司》等作品,都有不俗的销售成绩。看似是财经小说作家,但我个人认为丁力可以写出相当优秀的人文作品。因之前与丁力有过深入的合作,我知道这个作者能懂我的创意。在和丁力进行深入地沟通后,我们达成一致:结婚需要理性,离婚更需要理性,而当我们理性面对离婚时,就可以发现很多离婚其实是或可以未遂的
 
继而,我们就作品内容进行了构思:通过男主人公“天涯常客”同异性之间的情感纠葛,深入表现了自由作家作为社会人的觉醒、自由需求,探索了爱情与灵魂的奥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丁力作为自由作家的身份又使这部作品有很大的实录性质和亲历色彩,让人感觉真实可信。由此出发,该书超越了对具体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对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投入了更多的叩问和探寻。而成文过程要注意小说的娱乐性、故事性,从而满足读者的情感需要。
 
四个月后,丁力的书稿已在我的手上。
 
细节营销:封面文字、内文字号处理
必须强调一点,很多营销细节要在出书过程中做铺垫,比如封面的设计及封面的营销用语设计,这是读者认可并接受一本书的第一道关口。根据此书的定位,我给美工提出了封面的整体设计风格,要求要云淡风轻、素洁简单。
在书出版前,我花了极多的时间来对《离婚未遂》的封面文字进行打磨,但一直不尽如意。直到偶遇《海外鏊兵》的作者郑磊博士的文章《婚姻与爱:围城不解风情月》,真的很喜欢,才最终下决心确定下来。
封一文字:  
爱不是能够持久保存的。这是爱最大的缺陷,无论你是否敢于承认,你都不可能一生只爱一个人,而你,也不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对另外的异性产生爱慕之情,并像圣人那样活着,像精密仪器那样运转着。
封底文字:
围城的说法非常形象。钱钟书先生说:“住在围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如此而已”。
围城外的人更多的是对居住在围城内的美好期待或者好奇,而围城内的人如果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抵御来自城外的诱惑和冲击,珍视这种舒适安定的生活形态,也就不会有冲出牢笼的念头了。在诱惑之下,围城内的人可以出城逛逛,但日落时分总还是要返回自己的巢穴。最不明智的行为是认为外面的月亮总比自己城里的圆,抱着过分浪漫而不实际的想法,一次次地冲出围城,进入另一座围城。
围城的本质决定了,无论你换了哪座城堡,它仍然还是一个围城。
出版是门遗憾的艺术,下定决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封面文字说出了爱情与婚姻中人们最常遇到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共性,能够引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并激发他们探究下去的内心渴望,对这本书起到一个提示和引导阅读的作用。
书的封面固然重要,但是读者不会因为一个好看或者华丽的封面而买下这本书。书的内容才是读者购买的根本之所在,才是书的赢人所在。这些都开门见山地体现在书的内容简介上。在内容简介上做了几番调整后,我找到书的精华之处和读者的精神需求的最好结合点,让其引起读者最大的思想共鸣,并将介绍放在书的勒口上。

 

(设计提示:请将这个做下设计,放在文中此处做配图,或者做个链接符,链接到空白处,文字可以做字体处理,详见配图中的勒口字体,但那个直接放上来就太模糊了。)
勒口文字(内容介绍):
 
现代都市很多优秀女人找不到如意郎君,并且条件越好越难找。这种现象并不是一句“高不成低不就”能简而概之的。经济独立的女人往往思想独立,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工于心计,大多数男人欣赏“三高”女人,甚至幻想与她们结成终生伴侣,可一旦亲密交往,就发现她们身上有许多令男人无法承受之重。女人在获得和男人同等竞争机会的同时,也失去了作为女人温柔、贤惠、甘当配角的特质。男人都是贪心的。他们既希望老婆温柔贤惠,又希望她们经济独立,而且他们未必像女人想象的那么大度和坚强。
 
人心是会变的,安定淡泊久了,便会突然渴望刺激,结婚不容易,离婚更加不容易。离婚往往是为了再婚,而不是为了永远打光棍。天涯常客同意离婚,是因为有条件更好的女人在等他。可离婚之后才发现,所谓条件更好的女人未必是适合自己的女人,于是,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期间的许多经历是耐人寻味的。比如外资企业的“三高女性”,做老婆未必比小护士强。最后,几经折腾后,发现失去的才是最好的。但失去的婚姻还能再捡回来吗?《离婚未遂》将给你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结局。

 

(空一行)
 
《离婚未遂》封面、封底文字确认后,在版式上我又提出希望字体大一点,最后定为十二磅的小四号字。因为我知道,80的读者不会坐在凳子上看这本书,她(他)的阅读方式很可能是公车上、床上、沙发上,也可能是咖啡厅……版式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这点,希望他们以自己喜欢及舒适的姿势来“悦”读为他们定制的作品。回忆此书的营销细节,这点尤为成功。
 
 
营销冲锋
书正式出版后,应当是营销冲锋的关键时期了。为了使得市场对我们的目标读者群体有一个更为直观、深刻的了解,我把读者群体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我细分定位了《离婚未遂》五大阅读人群,并依次给出媒体连载的五大理由。在给媒体寄样书,都会附上一封信(节选):
《离婚未遂》是一部由男人写给女人看的书,女人可以从中了解男人对爱情、对婚姻、对性的真实态度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小说淡化了财经背景,加大了都市情感生活的元素。作品通过天涯常客同女人的情感纠葛,深入表现了自由作家作为社会人的觉醒、自由需求,探索爱情与灵魂的奥秘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此书推荐连载的五大理由:
1. 都市虽然繁华却是用水泥方砖砌成的,冷漠及灰色。这里的生活逼仄而残酷,这里的人们不甘寂寞,他们爱着,在爱的名义下交换寂寞……本书献给身未动、心已远的都市男女。
 2. 所有的女人都在叫嚷,我在努力,我要奋斗,但人生的命运是无常及神秘的。《离婚未遂》不能保证你找到这样的男人,却可以帮助你在找到时能牢牢抓住机会。
3. 这是一本关于成熟男性挑选老婆的心理描写的真实读本。许多高学历、高职位、高工资的所谓“三高”女性,她们在抱怨如今太多的男人有眼无珠的同时,是不是也该了解一下男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要以为有了“三高”就一定能博得异性的青睐。祝天下的“剩女”能尽快心有所属。
4. 人心是会变的,安定淡泊久了,便会突然渴望刺激。《离婚未遂》讲述了都市男女在选择配偶时,不仅要看对方的智商,还要看对方的情商,《离婚未遂》畅谈出婚姻的本质。
    5.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米卢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话,在婚姻上也同样适用!《离婚未遂》虽然是一部男人写给女人看的书,但作为婚姻一方的男人更值得读阅!
 
    另外,我们结合本书的内容话题确立了本书的宣传方式——以简短话剧的形式表现,引起足够关注度。为此,我们正在积极与话剧人沟通,希望《离婚未遂》以话剧的表现形式来完成新营销的艰苦蝉蜕。
为了进一步扩大书的影响力,近期我还在准备启动一些营销主题活动。营销主题初定为:
“当爱遭遇到危机——中国婚姻观的二次革命?”演讲嘉宾定为畅销小说《离婚未遂》作者丁力,以此直击中国的婚姻现状,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精髓。
 
 
团队&合作&支持
    在图书的营销工作中,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取得发行部的支持尤其关键。
对于社里的重点产品,在其出版前,社里营销负责人都会组织我们与发行部门进行前期产品沟通,制定出重点书的首印数量、发行数量及发行折扣。
在《离婚未遂》发书的前一天,我又写了一封致发行部各位老师的信,内容如下:
各位发行部老师:
《离婚未遂》终于陆续上市,虽然我们团队已经尽了全力,但毕竟出版是门遗憾的艺术,一定会存在不完美的细节。如有这样的问题,还要请各位老师包容及理解!
一本畅销书的背后,有无数的故事,写书,出版,发行,无不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职场中我们不光付出的是艰辛,还有我们的感情。
所幸,有你们,我坚信任何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同时也坚信我们的集体一定会越磨砺越光芒!
两本小说交给各位老师了,包含心血也蕴含重托,营销也会全程护航!
再次感谢发行部老师的信任与支持!  
 
 
叶青
这次能够小有成绩,我要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左健社长,感谢他给予我这名年人成长的机会,还要感谢综合编辑的李伟主任,感谢他放手让我这80后策划人去折腾,给我沉甸甸的信任。
感恩是一种高效的生产力,我也会把这个理念融入到我的团队培养中。
愿出版的这片天地,因越来越多的年轻策划人而豁亮起来。
 
 
叶青:
80后。现任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办事处主任。
营销策划的图书:
2005年:《老板怎样练成的》;2006年:《圈子圈套》;2007年:《基金经理》、《高位出局》;2008年:《智弈》、《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无以言退》;2009年:《离婚未遂》《帝国沧桑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历史真相》《资本撬动成长——企业与VC/PE有效沟通的密码》《海外鏖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与行动指南》遇见困难她常自勉:上帝请不要把我面前的大山挪走,请给我穿越大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