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小金”玩



                 陪着“小金”玩 
 
         鲁宁:2009年6月15日中保专栏文章
 

近几年,随着舆论节节开放,中国国内诸如《环球时报》之类的报纸、杂志等公开出版物----更不消说门户网站,对中朝关系的讨论乃至对中国的东北亚外交政策的评价越来越“大胆”。这种讨论是全方位的。“抗美援朝”、封闭与孤立、朝核难局系三个主要讨论话题。
 
当朝鲜再次对国际社会背信弃义,当核试验带来的“地震”让世界愤怒之际,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嘲讽、批评、挖苦、看笑话等皆有之。随之而来,国内学界、专家包括民间,对中国政府的对朝政策提出了诸多看法甚至质疑。客观地说,质疑由来已久,此次无非是进一步放大。
 
在经历一段日子的沉默后,杨外长与其对国际社会不如说是着重于回答国内舆论而明确宣布:“中国对朝外交政策不会也不可能作出重大调整”。杨外长的这个表态很重要,说明“北京”的头脑非常清醒。在事关中国地缘战略利益的原则问题上,中国作为大国,决策层来不得半点意气用事,必须立足于中国长远的国家战略来统筹对朝关系。
 
长期阅读本栏的读者个个都系“明白人”,朝鲜目前的“内部平衡”一旦不能维持,“外部平衡”一矣出现重大失衡,“脆弱的”朝鲜将出现动荡,无论“脆弱”以何种形式呈现,对中国的压力均可想而知。
最难堪的局面是,假如美军饮马鸭绿江边,中国将不得不将东北作为新的“战略防御方向”。国家军事战略学告诉人们,一个大国,在某个历史时期,只能有一到两个战略防御方向.打开中国的版图,除东北之外,我们的南、西、东三个战略防御方向眼下虽无特别大的压力,但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而东北处于国家版图的“鸡头”位置,半岛“南部势力”一旦北压至鸭绿江边,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想想都会出一身冷汗哩!
 
最低战略目标,维持半岛现状;稍高战略目标,缓和半岛局势;次优战略目标,“北边”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中国必须以争取次优战略目标、至少是确保最低战略目标作为对朝政策的基本选取原则。这一点无论不能动摇和游移。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大国的战略边界均前移至本国国土之外.最典型的如美国,视亚太地区为自己的“西海岸安全边界”。
 
千万不可盲目抨击美国的霸道----这中间固然有围堵中国的考虑,但也不能不佩服美国人对国家安全的“超前理解和实践”。
 
显而易见,由于60年前的抗美援朝,眼下中国东北的战略安全边界不是在鸭绿江边,而是鸭绿江以南400公里的“三十八度线”。
 
请务必看到且必须珍惜,这是上百万中华儿女浴血牺牲换来的安全边界----假如明白了这一点,今天的某些学者再对抗美援朝作历史评价,当会客观许多。
这“400公里”特重要,即便只考虑中国自身利益,我们也只能忍辱负重,撑开宰相肚量----“大人不计小人过”.......
 
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朝鲜事务专家斯文赖特一针见血的指出:“朝核背后集聚了太多大国的影子,假如半岛冲突无法控制,后果比中东问题更棘手。对于中国,意味着和平崛起的大国战略将面临极大挑战。”
 
可叹,中国国内的某些个学者专家,看问题还不如在半岛无国家利益存在的英国人。
 
许多事,人算不及天算,但并非说“人”----国家的外资努力是无足轻重的。朝鲜的走势谁也无法准确判断,但寻求一个尽量利我的半岛态势并为此不懈努力,哪怕城支付不菲代价是非常值得的。
 
上周六,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通过了对朝鲜的新制裁。中国一方面做了大量安抚协调工作,一方面则对制裁案投了赞成票。如是立场依然体现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中国尽最大可能维持半岛和平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