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
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并且成为各国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趋势。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加强对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
首先,这是丰富我国教育改革理论研究内容的需要。
早在1975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关于“教育目标和理论”会议上,与会代表曾一致认为,“在第三世界,教育危机,首先是目标危机。”从我国现实状况来看,虽然我国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各地都在有计划的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在研究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方面也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地区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重视教育不够和教育投入不足等现象,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未完全落实,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有些人对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还认识不够,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必要性还认识不够。所以要加强这方面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第二,是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迫切需要。
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无革命的实践。这是革命导师列宁早在20世纪初作出的经典性结论。纵观人类历史,无论社会革命还是教育的变革,都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取得成功的。显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当今中国教育改革,要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教育改革都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意义也更加重大。面对这样的改革实践,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改革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应当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甚至不平衡还有可能加剧。各地多少都存在着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的问题。另外,从个体受教育的条件来讲,出现了私立学校,收费生(高价生、议价生)等情况,这些都是与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理论有关的重大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第三,是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具体实践的迫切需要。
我国《义务教育法》颁行已经十多年,但面临的许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何在一个经济还比较落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有计划的分阶段的保质保量的实现普及全民九年制义务教育,仍然有很多理论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施全民教育的有关理论探讨,对于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第四,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的有关理论研究,还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条件。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使广大公民享受广泛的教育机会和权利,有助于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公司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和能力,增强公民运用民主权利的能力。(2)能够开发社会的劳动力资源,优化社会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吸收和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4)实施全民教育有助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升华,弘扬进步的时代价值观,有助于加速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进社会的进步。总而言之,通过实施全民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进而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建设进程,最终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