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明确货币供应量的分类,即搞清楚所指。见下图
二、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下图是1998年一月至2009三月的M1和M2同比增幅(%)与沪指的对比走势。
M2与股指:二者关系不明显,看不出规律性。
M1与股指:趋同性相对较强。
直观上可以看出,M1一左一右两次峰值与股市两次大牛市对应很好,其下跌也与股市一致,且有一定的领先性。因此终点考察M1与股指的关系。
三,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关系
四: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与股市涨跌
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M1增幅>M2增幅即M1-M2为正值时:股市多向好
当M1增长速度较M2增速为高时,反映市民或企业倾向把资金投放于股市、楼市,而企业也加大投资金额。这时因入市资金多了,自然有利股市向上。
M1回软:股市多下跌
然而,当M1增速大幅抛离M2时,投资者需小心这或是见顶的先兆。配合市况而言,当M1不断地大幅回落,大市则有机会进入熊市。如2007年8月份后M1增幅反复下挫,沪指于10月16日创下6092点的高位后急速回落。
M2增幅>M1增幅即M1-M2为负值时:熊市多见底
当M2不断上升,且其增幅大幅抛离M1之时,熊市有机会见底,此时若配合M1增速重拾升轨,熊市便正式见底回升。
M1回升:股市多回升
2006年初,M2的增幅逾19%,而M1的增幅只是逾10%,是熊市见底的讯号。
其后,M1的增速急速上升,反映资金进入股市,A股也由2006年的千余点水平急涨至2007年末的近6000点。
以下面的形式表达可能更直观:目前负值绿柱正在快速收窄!预计四月该指标更窄。如果本轮行情属于反弹,那么该指标或许未能见到正值。
补充两个时间较长的图:
从最近十多年的历史看,每当M1比M2低时,尤其是二者差距超过5个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而M1高M2高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会结束,熊市会到来。M2和M1的差异主要是M1不包括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因此,M2和M1的“异动”应该是由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的“异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