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空间 方程式 --古代预测术的思考


 时间  空间  方程式

                       ------------对于古代预测术的思考
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说的是一切顺其自然。这个思想已深深的嵌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思想对于现在这个充满物欲、人心浮躁的社会有着改良与平息的作用。我们对于时间更多的是感悟到了它的飞速流逝,感受到了华年不再,青春逝去。在嗟叹错失的良机中,又一日时光逝去了,有一个机缘错过了。障目的不仅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更多的是心中那对已失去和得不到的难以割舍的情怀。迷茫中失去了自我,找寻不到了真实的人生定位。于是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预测文化在现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刻先行焕发出勃勃生机,她成了某些人的人生航行的灯塔。那么这些预测方法究竟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呢?对于这问题的争论在占卜之术诞生之日便已经存在了。如今信者认为这属于现今科学尚未能揭示的一种正确的理论。反对者则认为这属于迷信的范畴,纯属忽悠。于是各执一词,争争吵吵,是非难辨。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作为预测术也应符合这一原理。古老的预测术历经几千年的曲折历程顽强的生存下来,自然不能以迷信一词而一笔抹杀。也不能全盘接受的认为毫无瑕疵。那么预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达到对一些事情的正确预测的呢?
首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生存的这个环境,现代物理学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组成的四维世界里(宇宙物理学家的多维理论或许也是正确的,但尚未被人们所感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出现特定的人、事,习惯上我们认为这属于偶然事件,没有必然性。但具体到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去特定的空间去做特定的事情就不是偶然的了,有其必然性。这众多的必然性的个体组合成了一个看似杂乱但有其特定规律的必然性的庞大的集合,这个集合就是我们的生存世界。如何解读这个集合,认识其中的内在规律,就成了人类认识自我的一个永恒的课题。预测术就是研究这样一个课题的理论。
其次预测术是如何达到时间、空间、人的统一的呢?中国古代预测术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阴阳五行理论作为古人质朴的哲学思想经现代科学认知后,其唯物性和辩证性毋庸置疑。传统的纪年用的干支与其紧密的结合后,便衍生出了时间和空间的完美嵌合。而天干地支在配以阴阳五行属性后有进一步配以八卦化万物的理论,如此便形成了时间空间人的三统一。质朴的体现了前面所谈到的那个现实世界的大集合。
集合模型建立起来了,如何完整清晰的解读呢?
中国古人以周易为基础指导思想的预测术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将其理解为是一个多参数的方程式。无论四柱、六爻、奇门遁甲、还是紫微斗数均是方程式的一种变形,其目的均是解读与预判存在的。其解读过程过程是,先将欲判断的事物的已知条件带入这个方程中,然后以时间为变量或以人为变量加以变换演化。将得出的结果归纳分析后就出来了欲要研判的结果。这个过程看似天衣无缝。但其致命软肋是,条件和结论间不存在现今逻辑学所认可的逻辑关系。曾经有人将这种关系定义为非逻辑关系。究竟这其中有无因果关系,到目前尚无清晰的结论。但是从大量的事实上证明这种方法是有其正确的一面的。其准确度与现代科学的预测办法一样会存在偏差,当然出现误差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常见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预测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也是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的。因为如果能达到的话,那就叫完美了,而现实中完美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是理论上的,是不可能达到的。也正是因为达不到完美才会让一代又一代的演易者孜孜不倦的去追求。
至于那些持反对观点者,我认为大可不必强加认同。正如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身观。这与个人的知识面的宽广度,认知的深度,个人的喜好等都有关系。还是马克思哲学那句话: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现在社会认为对的理论不一定就放之四海皆准。现在认为不对的也不一定就完全错误。现代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人类面对苍茫的宇宙所显示的渺小,与人类面对自身一样存在众多的困惑,比如中医理论的七日节律,这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被广泛认知并加以应用并沿袭至今。实践证明其是客观存在,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仍是个未知数。我想对于预测术也是这样,还是以实践检验的态度来对待的好。
                                       
     最近为各位朋友预测中遇到诸多预测术科学与否的问题,特写此文以作答复。                                              200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