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高开缺口或将成为消耗性缺口


  周二两市股指跳空高开后窄幅震荡,上证综指2656-2660点的跳空缺口盘中始终没有回补。结合K线组合形态来看,沪指昨日收出高位放量滞涨阴十字星,本栏认为,“5.19”缺口成为竭尽性缺口的概率较大。
  
  从股指运行轨迹看,2000点上方的反弹缺口均会回补。由于深沪A股历史上低位下方或上方均有极端性缺口存在,因此,我们将观察重点放在沪指2000点上方的缺口。可以发现,从2009年2月市场攻上2000点开始,明显的向上跳空缺口有7次,分别是2月3日的2060-2067点、2月7日的2185-2197点、2月14日的2323-2328点、4月1日的2375-2380点、4月10日的2380-2444点、4月13日的2444-2464点、5月19日的2652-2660点。这些向上跳空缺口形成后当日均没有回补,但前6次的缺口均在不久后的市场震荡中被完全封闭。因此,可以说2000点上方的缺口回补的概率很大,可以认为此次“5.19”缺口同样也会在短期被封闭。由于此次缺口出现在重要的时间敏感周期内,即1664点反弹以来的第7个月,加上高位放量阴十字星的K线态势,因此该缺口或将成为消耗性缺口,补缺后进入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从黄金分割率来看,5月19日最高点(2688-1664)/1664=0.615,收盘指数(2679-1664)/1664=0.610本轮反弹的高度处于0.618的黄金分割率的附近,中级反弹基本到位。成交量方面,两市股指5月19日再次创新高。顶部的量价则出现双重背离,和MACD的双重背离相互佐证。这在技术上看,股指回调的要求比较明显,短线回补5月19日缺口后,很难再次强势反弹,容易形成消耗性缺口。
  
  再从K线组合形态看,当前沪指处于大的上升楔形顶部技术形态下。上升楔形是中国股市最为常见的顶部形态,在中国股市历史上,1997年的“香港回归行情”、2001年的“网络股行情”及去年的“人民币升值行情”,都走出了经典的上升楔形形态,然后出现了较大的阶段性市场调整。上升楔形是一种强烈的能量消耗形态,其杀伤力较大。从近期A股市场连续启动石油、金融、钢铁、地产、煤炭、有色等品种推升化解来看,每次都没有冲破楔形的上边压力位。屡次冲关不过,并在此区域内形成跳空缺口、高位放量滞涨阴十字星等市场信号,表明此上升楔形形成顶部的概率正在加大。从此市场信号来看,“5.19”缺口成为消耗性缺口的概率也较大。
  
  总体来看,昨日沪指的向上跳空缺口当日没有回补,但由于在此前2000点上方的缺口必补已为行情所印证,此缺口短期回补的概率很大。而如果此缺口被封闭,再结合发生在上升楔形顶部技术形态和大的时间敏感窗口之内,形成消耗性跳空缺口的概率也很大。因此对于近期走势,关注此缺口和上升楔形顶部形态的运行轨迹非常关键。在此缺口有可能形成消耗性缺口的情况下,稳健的投资者应多看少动,密切关注量能及基本面的变化,采取谨慎应对策略或为上策。而短线投资者也应做好仓位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