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发热不能表明楼市回暖持续


   土地市场,在地方政府财政吃惊的背景下,变得紧俏起来。周末几家媒体的报道:都提出一个“地产商抄底土地市场”的概念。北京、上海、杭州、苏州、重庆、天津、深圳、合肥、厦门等重点城市的土地销售情况,呈现自去年售地难以来,最好的销售态势。各地一天成交2-4块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

    之所以出现这个“火爆”场面,据称: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地块出售时的起拍价低了很多,另一方面是大型地产企业经过前段时间的抛盘回笼资金以后,相对宽松的资金流,促使其成地价低迷时,有抄底土地市场,储备后续开发实力之意。同时,银行贷款门槛趋低和各地政府积极推出“延迟缴纳保证金”、“提高地块容积率”等各种措施护航地产企业能在竞拍中稳操胜券。


   在土地销售升温的情况下,地产行业的新一轮春天是否来临?从深圳最新的成交数据显示,目前深圳的楼市需求结构正发生变化,出现在理性消费影响下的”大单增加,小单减少,改善性需求回暖“的局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首次置业的数量在显著萎缩。此外,高退房率带来的负面效应,也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从各地最近的房交会情况看,看客多,买客少的情况,也表明消费市场对楼市回暖的认识还存在一定戒备。


   土地市场火热的销售,可能是政府和开发商一厢情愿的事情。也可能是各打各的算盘,政府是考虑干瘪的腰包问题向开发商示好的表现;开发商从长远战略考虑低价储备点实力也未必不可。但是消费者能得到多大的后期实惠,确实很难预料。于是,土地市场的火热,不会搅动购房者的钞票。静观其变,或许是对消费者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