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回暖进行时


  重庆经济:回暖进行时

  投资、出口、消费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开始回暖,主要是重庆战略地位决定,《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给投资重庆注入强心剂,有人评估,这整场有万亿人民币含金量,外资也纷纷看好重庆,笔者就知不少外资正为进入重庆做准备。重庆借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提高市民收入,建设“五个重庆”,为重庆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附   重庆经济:回暖进行时

  2009-05-08

  本报记者 邓全伦

  5月4日下午,长寿区凤城街道,重庆佰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内,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看到这种火热的场面,总经理杜祥清的脸上有了笑容———金融危机来袭,这家为美国企业配套生产柴油发动机燃油共轨泵的企业,一度订单锐减,工人们经常没活干,围坐在车间里聊天。

  但进入今年3月以来,公司的订单开始回升,从每月30万元的低谷攀升至60万元,4月突破100万元大关。“这与全开工时超过200万尚有距离,但已显示出情况正在好转。”杜祥清说。

  眼下,杜祥清正在到处筹集资金,拟进一步提高产能,为业务全面回暖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重庆17万户中小企业的一员,佰坛机械的产值或许微不足道,但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细胞”,这类企业的活跃程度,却意味着重庆经济是否真正复苏。

  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肆虐,重庆经济也未能独善其身,从城市决策层到广大企业主、普通市民,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经济严冬的寒意。而就在近期,一些经济数据和现象,似乎让人嗅到了经济回暖的气息。

  重庆市统计局最新发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全市GDP同比增长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两成,存贷款新增额同比增长2到3倍。“重庆经济止跌回稳态势明显,已出现回暖迹象。”市统计局相关人士说。

  经济指标全面回暖

  重庆GDP一季度达到1032.2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一季度超千亿;一季度GDP增长9%,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

  “一季度,重庆经济好得出乎我们意料。”4月30日,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在全市1—3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上作了这样的开场白。

  重庆GDP一季度达到1032.2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一季度超千亿;GDP增长9%,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这个成绩让杨庆育有理由轻松:“1月数据出来后,我们当时很担心,因为GDP增速只有2.3%,到了2月这一增速达到6.4%,才稍微宽了点心。”

  按照重庆制定的今年保经济增长计划,一季度确保增长6%,二季度保8%,三季度保10%,全年确保增长12%。

  近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运行工作会上表示,重庆有信心在今年二季度使GDP增长率实现14%。

  信心来自重庆工业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态势。据重庆市经信委的消息,重庆工业在今年3月出现了七大回暖迹象,体现在铁路运量增加、生产恢复性增长、产品价格上升、订单增加、用电量上升、投资大幅增长和企业流动资金增加等方面。

  重庆汽车、冶金、化工、能源四大受冲击最大的行业集体回暖,金融、房地产、商业零售、旅客吞吐量等开始回升,市属国有企业也触底反弹。

  重庆市经信委对25户重点监控企业的调查表明,前段时间开工不足的汽摩和化工企业,进入3月起全面恢复生产———红岩汽车、福特、铃木、庆铃产量加大,产品合同基本饱满;船舶公司现有合同80多亿元,川东船厂手握31亿元生产合同,生产饱满;紫光化工、长寿化工、长风化工、万利达、双赢化工、博赛集团均正常开工。

  在重庆红岩汽车公司厂区,机器日夜轰鸣。“真没想到,进入3月后,我们的订单和销售实现了恢复性猛增,现在每月超过了3000辆。”红岩汽车有关负责人说,金融风暴发生后,厂里每月销售订单一度下滑到几百辆,“当时最乐观估计,订单回暖也要等到今年下半年。”

  但随着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和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重型汽车的销售回弹。目前,红岩汽车基本满负荷生产,3000多名一线工人经常加班加点。与红岩汽车相似的是,重庆长征重工最近也成功签订价值346万元的汽配合同,是其从事汽配生产近20年来签订的最大单笔供货合同。

  工厂生产原料和产品运送量的增加,使火车车皮开始紧张起来。重庆市经信委提供的信息称,今年3月,重庆铁路货运量猛增,增速居西南第一。

  重铁物流有限公司万盛经营部经理李琼,现在天天忙得像打仗似的,而就两个多月前,她曾无事可做。金融危机发生后,南川、万盛一线的铁路货运量骤减,有时一连好多天无人申请发货,让李琼和同事们十分清闲。

  但到了今年3月,情况发生了逆转,申请车皮的客户络绎不绝。“金融危机爆发前,我们每天可以安排车皮150个,现已恢复到每天120多个。”李琼说。

  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刚刚完成的针对170多家民营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民企聚集的地产、制造、餐饮三大行业,生产经营都有了恢复性增长,这些企业的对外出口也回升到金融危机前的六成。

  政策提振效应初显

  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以及“12+10”政策、国务院3号文件、“五个重庆”建设,让重庆经济增长动力充足,有望率先复苏

  重庆经济何以在一季度取得如此良好的表现?

  杨庆育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和重庆“暖冬行动”,“国家提振经济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已初显成效。”

  今年1—3月,重庆新争取中央投资37.4亿元,落实地方政府债券58亿元,发行企业债券48亿元。杨庆育表示,在这些利好的促进下,一季度重庆全社会投资641亿元,增长近四成,创近20个季度新高,扭转了去年9月以来投资增长下滑势头,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重庆经济增长动力充足。”杨庆育说,重庆正面临三大利好,可以确保投资不减。三大利好是:“12+10”政策将给重庆带来1万亿元的投资;国务院3号文件所涉及的53个项目群,带来的投资也将超过1万亿元;“五个重庆”建设已全面启动,将形成总额高达1.28万亿元的投资。

  在杨庆育看来,即使在今后几个季度,国家总体投资放缓,重庆也会因为拥有这三大独特优势,而形成经济增长动力,为重庆经济进一步回暖护航。

  “相信在本轮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下,再辅以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重庆经济有望率先复苏。”在综合观察经济指标后,重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丰伦认为,重庆经济下滑的势头已经稳住,“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回暖的有利因素在积累、增加。”

  据记者调查采访发现,重庆有三类企业受惠于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最明显的是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配套产品的企业,以及与新能源相关的企业,产品需求均恢复较快;产品价格较低的低端企业,需求也在增加。

  重庆川仪总厂即属上述第一类,它将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扩张的受益者。其下属流量仪表分公司主要为化工、冶金、市政环保等行业提供电磁流量计。该分公司总经理邓勤说,在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促进下,一大批化工、市政环保项目开工,3月起公司订单大增,“销售收入从每月400万元的低谷,回暖到目前每月500多万元,预计今年二三季度将持续增长,全年有望达到1亿元的销售总额”。

  中国西部(香港)投融资服务公司重庆办执行董事蔡律,为记者提供了第二类企业的例证。据他调查,市内一家生产变压器的企业与新能源有关,“订单饱满,比危机前还好,常常加班加点”。因研发混合动力清洁能源汽车,力帆已得到政府融资支持,董事长尹明善展望企业的发展势头时表示:“我比一年前更乐观。”

  
3月份的外贸数据还显示,受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等因素影响,重庆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明显改善。其中,服装、鞋类的出口同比增长均超过了4倍,比2月份增长超六成以上。

  经济刺激冷热不均

  经济刺激政策的传导链条还不够长,一些中小企业尚未感受到宏观数据透出的暖意,仍被市场需求疲弱、订单不足所困扰

  尽管重庆经济回暖迹象明显,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企业规模大小、所处行业、市场定位等的差异,经济刺激计划对企业投资与生产活动的拉动作用,出现了冷暖不均的特点。不少大型企业情况好转较快,但一些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处境依然艰难。

  “我们的调查显示,复苏过程中,大中型企业先行,小型企业仍在挣扎。”重庆市工商联经济部部长雷文睿全程参与了市工商联的企业调查。在他看来,已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传导链条还不够长,一些中小企业尚未感受到宏观数据透出的暖意,仍被市场需求疲弱、订单不足所困扰。

  而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刺激的冷热不均,体现为投资与消费、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不平衡。

  一季度,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是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重庆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4%,是2003年以来一季度投资增速最高的一年,其中国有投资增速高达58.7%。

  但民间投资增速从去年7月起逐月走低,并于今年一二月下探至17.5%的最低点。尽管三月份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一季度整体同比增长25.6%,但仍比国有投资低33.1个百分点,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这些信息表明国家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扩大内需政策,对重庆非国有投资的拉动效应尚不够明显。

  同时,重庆消费需求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近几个月农村消费在全市消费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对于这种冷暖不均,田丰伦建议相关部门应有清醒的认识,“重庆经济回升的基础有待进一步稳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民间投资意愿偏低。”

  “下一步在更大力度地刺激消费的同时,更应该特别关注如何刺激民间投资。”在田丰伦看来,企业的自主投资是目前重庆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仅靠政府投资难以形成良性的乘数效应,并长久地维持经济回暖的势头;非政府部门投资的有效增加,也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之一。”

  还有一点应提请有关方面关注的是,部分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观望自保。在调查采访中,当记者问到“下一步有没有投资和扩张的打算”时,多位重庆企业老总摇头表示:“只想做好眼前的事,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也许企业并非不想投资,而是囿于资金掣肘。重庆市工商联抽样调查发现,众多中小企业呼吁政府进一步解决融资难问题。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的信贷井喷,并未根本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3月23日到29日,全国工商联、工信部、银监会、央行、统战部、国研中心等六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来渝,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他们的调查显示,重庆尽管有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但中小企业贷款情况仍不容乐观。

  工商银行重庆分行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该行的中小企业信贷客户数量为1306家,贷款164亿元;其中小企业232家,贷款12.4亿元,小企业占的信贷额度不到10%。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投融资服务中心主任刘永利特别指出,在保增长的背景下,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国有经济集中,商业银行“傍大户”的趋势重新抬头,导致银行贷款集中投向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项目,信贷资金并没真正流向中小企业。

  市内一家商业银行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虽然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但银行对小企业的信贷标准仍然严格。

  重庆佰坛机械制造公司总经理杜祥清,最近一直在跑融资的事情,“企业尚有100多万的流动资金缺口”。他坦言,银行贷款对于他这样的小企业,一直是很遥远的事,“已多次试过申请银行贷款,都是相关资料交给银行后,石沉大海。”

  “如果说希望政府提供帮助的话,就是希望解决融资问题。”杜祥清说。

  莫让回暖遮了眼

  重庆经济能否避免二次回落,关键在于政府扩张投资拉动内需之后,市场驱动的内需能否及时衔接

  随着重庆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对于经济回暖的喜悦,市内许多经济部门的领导溢于言表。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显现和本市强有力的保增长措施的实施,重庆经济发展将逐步回升。”重庆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在不出现大的非正常变化的情况下,重庆经济增长将明显好于一季度。

  但杨庆育仍保持着谨慎的乐观:“从一季度统计来看,重庆的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但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他表示,目前甲型H1N1流感虽尚未传入我国,但对当前的经济复苏影响较大,国际经济形势可能发生大的变化,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将受到巨大冲击。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正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动向,力争减小其对重庆经济形势的影响。

  田丰伦也认为,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现在是重庆乃至中国经济最具不确定性的关键时刻,远未到可长舒一口气之时。“市场看重的不只是政策的眼前效果,还要看其后果及影响。现有信贷主导的刺激经济模式并不能带动经济持续回暖。”

  他非常赞同《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的观点:“继续以信贷大扩张的方式疗经济之伤显然并非上策,更多地考虑长期行为,才是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之道。”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担忧的却是重庆保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在外需锐减的背景下,‘去产能化’与保增长是本轮经济调整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他说,首先,重庆市重化工特征明显的工业结构在调整中受影响较大,重工业比重由去年三季度的68.3%下降到今年2月的 66.6%,短期看来不利于经济快速增长。

  其次,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在城乡居民收入没有明显增长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消费能力短期内难以提高,一季度消费快速增长主要是受短期政策刺激集中释放,而今年以来的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容易在下乡工业品领域或其他领域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

  “重庆一季度令人欣喜的经济数据,主要是政府投资拉动所致,而市场驱动的内需何时进入回升通道,尚有较大不确定性。”易小光认为,重庆经济能否避免二次回落,关键在于政府扩张投资拉动内需之后,市场驱动的内需能否及时衔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庆经济回暖的力度、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都有待观察。”

 什么是开放型经济?

  什么是开放型经济?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

  “开放型经济”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

  忠县拿什么激活开放型经济

  《重庆市促进开放条例》已审议通过

  薄熙来的大开放观

  《重庆市促进开放条例》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大开放”成为2008年重庆“两会”主旋律

  《重庆市促进开放条例》出台 以立法促开放开全国先河

  北部新区:打造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深入解读民间借贷

  关于互生系统

  深圳市傲鹰互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富民小康互生和谐社会服务”正式启用互生系统

  第190条回复  现在出现一个叫傲鹰互生的系统平台,说是能改变现在的经济危机,我觉得这个是传销,

 展期

  重庆市促进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补助实施办法解读

  重庆市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效果明显

  重庆实施财政补助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效果初显

  1-4月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重庆调查:中小企业发展缘何出现融资难

  银行难满足需求 重庆中小企业求融资

  重庆中小企业尚待全面“松绑”

  重庆十万家企业融资难 国有商业银行形同虚设?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