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医疗制度概况(上)


美国医疗制度  

    

        美国当前医疗制度已从管理式医疗转变为医疗管理。其重心已从仅仅对患者的照顾逐渐倾向于对全民健康的关心。近几年来,医疗保险不只为受保人服务,还以其全 面综合的服务向医务工作者提供资料、技术,使其获得最新科技资讯。奏效的健康计划鼓励病人接受检验;为慢性病患者设计前所未有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为医生提 供最新治疗方法;医疗制度在分析信息,管理财政,满足医院及医务人员不断上升的 信息需求,并协助其作出最佳治疗方案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从以往难以进行监督的一次一付医疗保险及被动的医疗赔偿计划发生转变,新的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共同参与是保险计划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医生从而更有效地作出临床决策;而参保人更清楚如保险计划的运作,自身如何受益等。
美国医疗保险大致可分三种:

1) 政府保险:政府通过公众健康服务设施(PUBLIC HEALTH SERVICE)包括医疗机构(如医院,医科院校)和研究机构;社会保险服务部如执行MEDICAREMEDICAID计划的部门实施 医疗保险计划
2) 商业保险:是一些综合保险公司
3) 企业顾主支付大部分费用,投保个人支付相应的其余部分费用
现存医疗计划种类繁多,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计划才是
最重要。
著名的Blue Cross and Blue Shield 保险公司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帮助客户作出选择:
问题如下(每个问题根据是,中立,否三种情况分别算123分):

1) 你是否经常旅游?你是否希望保险计划能确保你和你的家人出
门在外的安全,如上大学,长途旅行等?
2) 你以前是否患病?
3) 能够使用一种特殊的处方药对你来说是否重要?
4) 你觉得能够在不需要你的医生推荐的情况下就能得到专家就诊
是否重要
5) 是否希望自己选择医生或医院,但可能需要更多的花费
6) 是否希望能为你提供日常保健和预防保健计划
7) 是否希望每次能为你承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你是否愿意为了省钱而更换家庭医生?

客户可以根据做题得分选择合适的保险计划
得分: 8-11 可以选择HMO医疗保险
得分:12-16 可以选择POS 医疗保险
得分:17-20 可以选择PPO 医疗保险
得分:21-24 可以选择一次一付医疗保险

[优待供应者团体]PPO)是专为会员提供医疗费用优惠的医疗保险计划。会员必须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而这些医疗机构可以是PPO网络的成员,也可以是非成员。

         HMO 代表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专为那些在特殊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的志愿人员提供经济风险和递送风险,通常回报固定,费用预付.

           POS全名Point-of-service 允许会员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就医,即可以是组织网内外的所有医疗机构。

          健康服务提供者是指医院,医疗设备,医生或其他医疗工作者等能提供健康医疗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PCPPRIMARY CARE PHYSICAN 是指在一项医疗保险计划里最初及主要服务提供者如医生或医务专业人士,也叫或PERSONAL CARE PHYSICANPERSONAL CARE PROVIDER

       总的来说,医疗制度的执行是一项严谨的推荐制度PCPstate-of-art治疗方案及由所谓“gate-keepers”的评估机构的监督过程组成。医疗经济学家应该有责任在缩减开支,资源调配和确保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方面再作努力。

 

日本医疗制度

        作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医疗体制的完善程度堪称世界一流。加入了医疗保险的日本国民看病时只需自付30%的医药费,到诊所看感冒病再拿三天的药,一般花费大约1300日元(约合人民币100),这相对于普通日本人的收入来说并不算高。尽管日本不能像某些欧洲国家那样向国民提供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但日本国民并不需要缴纳过高的保险费或消费税、日本政府也没有因为医疗支出过多而背上过于沉重的财政负担。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医疗保险几乎覆盖全体国民,加上日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总体水平比较高,在日本一般见不到看病难或者看病贵的现象。此 ,由于日本没有像美国那样实行家庭医生的制度,因此所有患者都有权利自由选择到大医院挑自己信任的名医就诊。由于日本媒体的监督功能比较强等原因,日本 也几乎不会发生医生收取病人红包的事。

  不过,日本的普通国民或是为国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们也并非对本国的医疗制度毫无怨言。日本媒体就曾讽刺日本的医院排队3小时, 3分钟。在日本的大医院,排队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只是不会像国内某些知名医院那样出现患者通宵排队等待挂号的现象。日本国民生病之后大都首先到附近的 个人诊所就诊,如果确属大病需要综合检查或住院治疗,诊所会向患者推荐合适的大医院。

  关于医疗费,日本舆论也存在着各种争议。此前日本国内曾出现过所谓的医疗费亡国论”,意思是说政府为国民的医疗费支出的财政太多, 长此以往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可能日本政府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于是在2003年将普通国民医疗费的自付比例从过去的20%提高到了现在的30%。对此日本的 医疗界强烈反对,认为这么做并不能节约国家的医疗开支,因为国民在生病之后为了省钱往往不会马上去医院,结果导致病情恶化,需要花费更多的医药费。不过日 本政府还是坚持提高了个人自付医疗费的比例,并同样提高了老年人的自付比例,这招致一定程度的批评。

  日本医疗体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应是医生不足特别是妇产科和儿科的医生严重不足。由于行医在日本一直被看成一个收入很高的工作,因此 在上世纪70年代曾出现了医科大学或医学部激增的现象,为了防止医生过多导致医疗机构间竞争过激,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幅削减医学专业的学生人 ,这导致目前日本某些地区医生缺乏。日本的医生不足主要表现在某些地区不足和某些种类不足两个方面。与大城市相比,偏远的山村和小的岛屿由于生活不便等 原因医生数量大多不足。而在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领域,由于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纠纷等缘故也奇缺医生。去年东京就曾发生过一名孕妇被救护车送到几家医院的 急诊部后均被拒绝最终丧生的重大事件。由于存在这些严重问题,就是在日本这个医疗体制完善的发达国家,医疗制度改革也一直是个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