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风顿起,尘土飞扬,满天的塑料袋在空中起起落落,显然,今天不能出门遛弯儿了。我的家人和她的几位朋友在客厅聊天,我不愿意凑热闹,也不愿意虚耗时间,一个人关在房子里打电脑,心头不免有几分怅惘,我不知道这是寂寞还是孤独。
我期待着风和日丽,碧空如洗。可是,难得啊!
我在网上搜索,看到一句颇有见地短语:“寂寞是思考后内心的宁静,孤独是千百回闯荡后的沉淀。”是啊,无论生活有多么繁重,都应该在这喧嚣的尘世中,为自己争取一份不可多得的静谧,不管有多么疲惫,也应该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刻的小憩,思考自己,享受沉浸于心底的那一份孤独之美,宁静之悦,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惬意。
这则短信勾起我对寂寞与孤独这个话题的思索。
寂寞与孤独是不同的。寂寞是灵魂无处依托,在极力寻求依傍过程中的那种无助心理,孤独是把寂寞的灵魂托付给自己,他的根基是自信,表面看形只影单,实则孤而不独。故而可以说,寂寞是飞扬在空中的蒲公英,飘荡的花絮不知何处安家。孤独是开放在深坳时里的幽兰,它的根深深扎在大山的泥土。
有哲人说过:
孤独是一杯没放糖的咖啡,猛喝一口很苦,喝一口就走的人很多,只有少数人会在这苦涩中品出意外的味道来。
孤独是旷野中的一棵树,傲然立于天地之间。狂风袭击过,暴雨蹂躏过,风雨过后依然顶天立地。虽然孤单的它身上伤痕累累,但因为坚强它更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真正的孤独有茶的苦涩、日月的执着。
真正的孤独是社会学家焦灼的目光、艺术家漂泊的心灵和哲学家寻求的脚步。
孤独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尝一口便逃是庸人,偶尔品味是常人,饮尽孤独的是巨人。走在人群前列的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必将孤独。
仰望西天,我看见的是在顶之端“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在叠嶂千里中“秀色孤标此一峰”的戴叔伦,在明月相照的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王维,在花间执酒长歌“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以及孤舟披蓑“独钓寒江”的柳宗元……
读完他们,我才发觉孤独是一种境界。我们学佛人不要怕孤独,但是,学佛人也不要去刻意追求孤独,更不要孤芳自赏,平和正直、平平淡淡才是学佛人的性格。
当这些方块字被我敲打的同时,正是日落西山后,寂静的夜晚即将到来。其实,夜静独处时正是人性开始撕去白日的伪装展露真性的时候,然而有多少人能在静下来的夜晚审视自己,让缺点、过错暴露无疑而享受孤独呢?
我是俗人,我虽这么写,但并未做到,说来也不过是一粒只有火药没有弹头的“空炮壳”。
孤独是一种境界
评论
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