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构性牛市的理性思考


  中国的A股市场自1664点反弹至今,市场比较一致的主流看法是“结构性牛市”的初级阶段,而指数的逐级走高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

  其实,“结构性牛市”早在2007年已经开始出现,上网查阅“结构性牛市”,其含义是:“所谓结构性牛市,主要强调的是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资产重估带来的牛市”。对此,本人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一、所谓“结构性牛市”,前提是市场的“结构性”发生重大改变,由此而带来的预期改变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牛市,才能叫“结构性牛市”。市场“结构性”改变是指参与市场的主体结构或市场监管体系以及市场的规模发生的重大改变。我们发现,在经历了2007年的疯牛和2008年的疯熊后,虽然管理层在市场监管层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整个监管体系没有发生重大改变,市场“三公”问题比比皆是,最近《投资者报》暴出的吉林制药(000545)的重大问题调查报告更是让人们触目惊心,其间甚至涉及到证监会的监管人员,可是在我们的监管体系内,却看不到解决、处理的任何迹象;参与市场的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为国企脱困和扶持做大服务的宗旨仍在延续,市场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困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真正实现证券市场为资源再分配,扶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的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创业板的上市以及全流通的实现是“结构性”的变革,当国企不再是A股市场圈钱的“大哥大”,当大量创新型企业成为二级市场的主力军并且能为广大投资者真正带来投资回报的时候,当中石油也能象在美国市场融资一样对待A股市场的投资者,也许那时侯“结构性牛市”会真的出现,可是现在离真正全流通的目标还有两年的距离,哪来的“结构性牛市”?

  二、“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资产重估”能带来市场的“结构性改变”从而产生牛市?应该说行业整合、企业并购重组是市场永恒的题材,但不足以可以改变市场结构,特定行业的企业重组可能带来企业价值的重估,从而带动企业甚至行业的估值预期增长,导致该企业和该行业的股价上升,就如同目前钢铁企业的合并重组一样,可能导致钢铁板块形成一波行情,但不可能导致整个A股市场“结构性改变”。

  三、笔者认为,自1664点-2400点,依然应当定性为针对6124点暴跌以来“修复性反弹”行情,跌多了就得涨,涨多了就得跌!反弹行情起因于政策面的呵护,反弹高度最终取决于市场基本面的预期,能否真正出现牛市行情要看二季度国民经济回暖程度以及企业业绩情况,在目前的“后反弹”行情中,投资者面对不确定的反弹高度,一方面应适度参与,把握股价上涨的盈利空间,同时面对热点分散、板块切换节奏加快的行情,必须选择估值相对合理,有业绩支撑的个股,防止自己在获得最后的盈利同时被套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