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4平方,政府出手降房价刻不容缓
吴其伦
一直以来,政府在对待商品房价格的态度上都显得极为保守。从放任房价上涨,到控制房价上涨节奏,再到稳定房价。政府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是由于太看重GDP,也是由于被表面繁荣所迷惑,更是由于没有看清商品房是奢侈品不能满足民众普遍需求所致。从实践来看,政府稳定房价的态度不仅没能令房价稳定,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逼近4000元关口,达到3919元/平方米。而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这也意味着当年城镇居民一年不吃不喝,仅能买到4平方米的商品房。同时,这份报告显示,2001年我国商品房均价还在2170元/平方米左右,至2008年已上涨了1700多元,涨幅超过了80%。
从近阶段的市场表现来看,各地成交量有所反弹的的同时,房价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据悉,上海房价连续三周出现了10%的涨幅。这样的市场表现与政府的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精神严重背离,依笔者看来,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平抑商品房价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一、目前,开发商尚未放弃暴利心态,政府再不出手,房价将有可能被再度推高
在2、3月份成交量出现反弹的情况下,开发商不去探究成交量放大的深层原因,迫不及待地涨价,说明其仍然没有抛却暴利心态。
从成交价来看,各地房价并没有出现较大的跌幅,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月20日~2月20日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情况,36个大中城市住房价格继续小幅回落。其中,一类地段、二类地段、三类地段普通商品房住宅价格、经济适用住宅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1.7%、1.6%、2.7%和0.3%。
二、畸高房价对消费者及中国经济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房价畸高,令无房老百姓的购房梦想变得遥遥无期,并且,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可能节衣缩食、加大工作负荷;房价畸高,令已购房者减少或放弃其他的投资机会,减少了发展和成长的机会;贷款购房者,在还贷的压力下大大降低生活品质。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已经影响到银行一半左右的信贷资产安全。若房价继续在高位运行或持续上涨,则金融风险将急剧增加。一旦房产市场发生崩盘,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唯有房价大跌方能拯救中国楼市
1、房价继续上涨将会出现崩盘现象。有人说中国房价将持续上涨,甚至还有人说中国房价将涨20年。说这样话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睁眼说瞎话。在中国房价处极端高位的态势下,房价持续上涨所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崩盘。因为,目前的房价已远远超过民众的购买力、房价涨幅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涨幅、很多房源还在流通环节(投机、投资客手里)。
2、房价窄幅波动难以释放高房价所带来的崩盘风险。如前所说,中国房价已处极端高位,若房价在这样的高位下波动、振荡运行,将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从而令房价难以回归理性,原本积聚下来的风险也将难以得到释放。这样的状况一旦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房价还将高台跳水。对于中国经济来讲,与其等着房产崩盘,不如早点回调。
3、房价微跌难以令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房屋消费观,从而再度推高房价。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开发商,大多希望看到房价微跌的状况出现,因为这样一来开发商只是让出一点点的利润而已,而政府官员呢,却似乎收获了一份安宁。事实上,房价微跌难以令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房屋消费观,从而再度推高房价,这样将令中国房地产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是商品房市场,难以解决民众普遍居住需求
目前,房产行业的房价畸高、民众购买力弱、住宅空置率居高不下、盲目投资者被深度套牢等诸多矛盾已有激化成为社会矛盾之势。房改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是商品房市场,由于市场规范尚不健全、房产商死守暴利、地方政府与房产商结成利益共同体等因素,导致这样的市场难以解决民众居住问题。
政府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大力推行保障房制度,以期尽最大可能解决民众的住房难题。若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将房地产业纳入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商品房市场发展,其必然后果是民众更加买不起房,从而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社会矛盾也将会进一步恶化。
五、商品房的实质是奢侈品,消费者不应为高房价埋单
一直以来,对于民众来说,房地产都是一项大宗消费,绝大多数居民一旦投入购房行列,就势必压缩其他诸如娱乐、旅游、教育、生活等方面的消费,这样,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一旦将房地产行业纳入振兴规划,则在房产消费有所增加的同时必将导致其他各行业的消费拉动,从而对拉动整体内需不利。
六、目前的市场态势下,房价下跌对中国社会将产生诸多好处
目前的市场态势下,房价下跌对中国社会将产生诸多好处,如:利于重击楼市投机、抑制楼市投资;利于政府改变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方略,加快保障房政策的实施节奏;利于土地供应策略变革;利于减少甚至根治楼市囤地捂盘顽症;利于促进房产企业竞争,规范房地产行业;利于房地产行业人才的成长,进而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利于银行慎重对待自身贷款业务;利于居民拓宽投资渠道,加快事业发展;利于居民改善生活,促进旅游、娱乐、文化、消费品等行业的发展;利于消费者树立理性房屋消费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