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小吃——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一般在三月三前后这段日子里吃它,一直以来皖南都有这种习俗。据传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就是粑魂消灾、保家人平安无病。

  其实我想,蒿子是纯天然的绿色植物,含有很多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的微量元素,再家上杂粮做的外皮,吃了它自然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的。而蒿子粑粑不仅营养丰富,它那特有的清香味道,更是我的最爱!

  今天,我把就自己的亲身经验,教大家一些做蒿子粑粑的简单方法,旨在和大家交流经验,希望通过交流贴…能让有兴趣的人能亲手做做这个小吃。



  首先,是采蒿子。这在农村是很简单的事,在城里,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但可以清明的前后在敬亭山上采蒿子:不仅有意思,还能顺便欣赏那美丽的风景呢!当然也可以去乡下采撷。可以做粑粑的蒿子有好几种,大多是中药,我经常喜欢采的是一种叫“白毛头”的蒿子,外表有点象我们最常见的“毛毛头”;但是,白毛头的身上可是有许多白白的毛毛噢!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认出它呢?

  其次,准备糯米粉。其实采蒿子与准备米粉并没有明确的前后,呵呵。小时侯,都是妈妈把糯米泡好后,再用水磨磨出来的;现在虽然也有那种设备,但那太麻烦,一般改成直接从超市去买圆宵粉了。喜欢吃硬一点的人,也可以买一点面粉按一定的比例掺在里面,至于比例,那就看你的口味而定了。

  再次,就是做粑粑了。这也是最需要花时间、最要有耐心的事了。先将蒿子洗净,然后用开水燎一下,用手挤去水分,再用刀背将它拍烂,还要用刀切碎。把肉炒熟,再把砸烂的蒿子放进去,加开水、加盐,拌匀。之后把米粉倒进,充分拌匀,用手揉好。不要馅的蒿子粑粑,就是直接把糯米粉、砸烂的蒿子,及切碎的肉丁、葱等一起拌匀后,即可制作粑粑了。也有些人喜欢吃有馅的蒿子粑粑,那就单单把糯米粉与砸烂的蒿子拌匀后,再把馅包进这些拌匀的蒿子粉里,至于馅嘛,我是最喜欢吃咸肉炒冬笋和雪里蕻的了,再加上干子和辣椒,或者还有阉菜苔加冬笋和炒鸡蛋也是不错的美味噢。

  最后的工序,就是炕粑粑了。炕时用平底锅先放油烧热,等油充分侵入锅底,就停下火,等其冷却后,再放上做好的粑粑,这时,盖上锅盖,就等它自己慢慢熟了。其中,只需要适时地翻动粑粑,别的什么也不用你操心了。就这样炕的粑粑不容易粘锅,熟得也很均匀。当然,把粑粑炕得脆一些,还是软和一些,则根据自己的口感而定了。



  
怎么样?你学会了吗?今年我已经在乡下吃过一次了,你谗得口水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