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悔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无怨无悔。永不言悔,是自欺欺人;该悔的则悔,是大彻大悟。

      人生有悔。悔了幼稚,就有了成熟;悔了过错,就有了进步;悔了年轻气盛,就有了老成持重;悔了仕途上的明争暗斗,就有了淡泊宁静的追求;悔了生意场上的大起大落,就有了知足常乐的心境……可见,悔,不是消极的自怨自艾,也不是绝望的自暴自弃,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是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一次升华。

      所谓人生无悔,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的情感,是一句虚伪的口号。每一个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的人,每一个具有严肃生活态度的人,都是有悔知悔之人。大哲学家卢梭就给自己的回忆录取名为《忏悔录》。在这本书里,他写出了自己许许多多的“悔”。他不但悔得认真、悔得坦诚,而且悔得公开、悔得大胆,对后人很有启迪,很有教育意义。周恩来总理生前也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悔是知错改错的前提,悔是不断进步的阶梯。常听见一些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在检讨错误、在认罪时说出许多悔恨的话,这是他们对自己人生教训的总结,也是他们大彻大悟的开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或罪行,而且有悔改之心,这就是他们迷途知返,踏上光明之路的前奏。许多犯过错误的人,能够正视这个“悔”字,知错就改,进步很快,有的还相当出色。不少犯过罪的人,能够正视这个“悔”字,他们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积极接受改造,重新找回了自我。

      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但知错悔改却是对过错最好的补救办法。所以,人生不怕有悔,只怕不愿、不敢正视这个“悔”字。明朝钱廉益有句诗“事到抽身悔已晚,每于败局算残棋。”大意是说:待到尝到苦果时,大半是自己已经难以自拔了。不过败局已定之后,认真分析分析残棋,弄明白自己是从何时、从哪里开始一步步走向失败的,这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虽然做过的事只允许失败一次,但尚未做过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从头开始的。所以,人生有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每于败局算残棋”,找出失败的教训,重新布局,重头再来。

      该悔则悔,犹如人生的航船,不停地校正航向,绕过暗礁,越过险滩,顶风破浪,一往无前地驰向光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