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的光线处理技巧
我们老了,北大永远年青!
15号下午到中文系开教授会。一边开会一边回忆,20年前的今天,我和同住47楼207的同学来到北大三角地,贴出了全世界第一幅悼念胡耀邦逝世的大字标语,贴完回去的路上,我强烈地预感到:80年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降临了。那天到下午3点,北大的三角地,就成了大字报的海洋和世界革命的中心。而20年后这一天的下午3点,我离开中文系,又赶去百年纪念讲堂,参加歌剧《青春之歌》新闻发布会,陈建功、乔羽、王晓岭以及杨河赵为民等人已经先坐在那里了。我发言希望北大青年继承“一二九”光荣传统,爱脚下的土地,与工农相结合,让北大精神永葆青春。说这话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有点老气横秋的。于是想起20年前有个老人拿着喇叭说:“我们都老了,你们很年轻。”
晚上去海峡卫视,与孙云晓老师谈父教问题。我赞同孙云晓提出的中国当下父教缺失。我认为第一父教与母教必须平衡互补,第二父教不一定非由父亲来承担,孟母和岳母就都是承担了父教重任的伟大的母亲,第三舆论宣传要多重视父教,摒弃那种“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亡国灭种的思维。顺便给主持人徐德亮带了《格言》09年第8期,上面有徐德亮《相声的历史到底有多远》。本来这类刊物我一般不做读书笔记,翻翻就送人的。
夜里读北大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21号研究报告,社科院路爱国研究员的《改革三十年——中国成为“正常的”发展中国家?》,文章从多个角度所进行的论述指出,我们用了三十年的努力,结果却是中国越来越接近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所有国家都具备的GDP连续增长外,基本上乏善可陈。腐败、污染、崇洋媚外和三座大山重新压在人民头上不说,连扫盲工作、脱贫工作都以失败告终。无论美国、日本和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般“开放”,开放到没有一丝廉耻的地步!跟三十年前相比,我们离世界强国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文章可能过于强调了问题的严峻,三十年来的巨大成就也应该肯定,但警钟不敲得响一点,灾难就会来得更可怕。
北大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的《观察与交流》27期是陆寿筠《让社会科学理论回归东方哲学之道》。文章批判了西方科学的“单极中心主义”和“基本粒子堆积论”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本霸权和虚伪的普世价值论掩盖下的拜物教。其实在孔和尚看来,西方人倒是越来越重视东方文化的价值了,把自己家里的好东西说得一钱不值的,倒是我们中国自己的败家子们。
而28期是加州大学李放春《“地主窝”里的清算风波——兼谈北方土改中的“民主”与“坏干部”问题》。我在十多年前研究赵树理的时候就指出,赵树理的一个伟大发现,就是革命政权经常被“坏人”控制和篡夺,这是对鲁迅“阿Q革命”论的一个深化。坏人控制了“正确”的理论和制度后,伪装得比谁都“左”,以革命的名义镇压和迫害真正的革命者,这是革命最大的危害,也是一部革命史至今未能深入思考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16号去昌平教研中心给中学语文老师做报告。这是语文界诸侯之一薛川东老师去年给我布置的任务,昌平的郑学英老师跟我联系了多次,一直拖到现在才完成,好在老师们都很满意,我也就打消了愧疚。
回家后翻读《咬文嚼字》09年4期,这一期的文章很不错。姚安隆《千万别折腾汉字》,写得入情入理。很多主张恢复繁体字者认为台湾还用繁体字,所以就“代表中华正统文化”,所以大陆也应该恢复繁体,其实他们不懂,台湾民众也向往简化字,很多人写“台湾”而不写“臺灣”。大陆人迎合人家,信封上故意写着“臺灣”,反而遭人家笑话。文字由繁入简,是文明的普遍规律,大多数简化字是合乎文字发展方向,并兼具有书写美感的。而很多繁体字却是丑陋臃肿,不合字理,早在千百年前就遭到人民的厌烦和唾弃。大规模的简化字运动始于中华民国时代,国民党政权若不是被打到台湾去,也同样会通过简化字方案,这是一件文化事业,而不是单纯的政治措施。少数简化得不好的简化字,可以局部调整,正如少数仍然没有简化的繁体字,今后还可能在实际使用中被人民自动简化。那些主张恢复繁体字者,没有一个是研究文字的,也没有一个是汉字使用水平很高、文章让人佩服的,孔和尚不客气地说一句,那些人不是大意粗心,跟着起哄凑热闹,就是别有用心,准备台湾政权跟着美国打回来之后邀功请赏的。
同期还有一篇戎宏宽《1958年哪来的红卫兵》写得简洁有力。报载某文为了丑化毛泽东时代的辉煌历史,杜撰一口大钟“在1958年大跃进中被红卫兵运到炼钢厂炼钢去了。”红卫兵是1966年才出现的,但一心要否定革命历史的君子们谁管那个?其实类似的谎言已经传播30年了,只讲大跃进和文革的缺点,不讲那个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前人给我们攒下的真金白银。广大青少年被欺骗后,都误以为那是一个没有人性的荒谬时代。哪个时代是没有人性的,历史自会公断,谎言早晚是要遭受报应的。50年后恐怕会有这样的谎言:2008年抗震救灾的800万群众,被100万城管活活打死了三分之一,三鹿奶粉毒死了三分之一,央视大火烧死了三分之一。只要听着过瘾,谁有闲工夫去鉴别真假啊?
17号上午到北大一院开教学骨干培训总结会,大家讲得很活泼生动。中午母亲包的猪肉白菜大馅饺子,一口气吃了30多匹,撑得迷迷糊糊,下午便小睡了一会。
收到上海某部队一个混蛋的来信,即以其人之道复之。老同学送我好多东北河蟹,煮好后个个蟹黄如金,清香四溢,连吃了三天,大快朵颐。每年秋天一般都吃大闸蟹,但很多是假冒的。东北的好东西数不胜数,因为不善宣传,人多不知。虽然是个商业上的缺点,但也因此减少了假冒,有一失也有一得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09年1期发表庞书纬孔庆东的《小说·电影·现代性》,以小说《海上花列传》和电影《海上花》为中心,考察两种叙事媒介在现代性历史中的不同作用。栏目主持人是苏大的汤哲声教授,首篇文章是范伯群教授的《现代通俗文学研究将改变文学史的整体格局》。
网友王鹏程在查阅旧期刊时,发现1940年1卷4期的《学生之友》上,有一篇孔庆东写的《敌机轰炸下的南开一日记》,特意给我发来。本人第一对王鹏程先生表示由衷感谢,第二对文章作者孔庆东先生表示由衷敬仰,第三声明那篇文章绝对不是我写的,1940年的时候,我正在澳柯玛星球担任丐帮帮主呢。我知道把生辰往前改改能够显得更老,以便早日充当国学大师。但我想人生苦短,何必那般着急?其实我们现在就已经老了,但是这无所谓,只要北大永葆青春,我们就可以放心吃饺子了。
本期博客思考题:
1、“格言”的“格”,是什么意思?
2、大闸蟹好在哪里?
3、“慈父严母”的教育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