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老下,不日将擕电视剧本《东方大国》深入淄博“考古”,将在临淄这个古齐之地刨根问底,完成剧本的最后定稿。
《东方大国》以现代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回溯了春秋时代贵族与奴隶的社会关系,在贵族与贵族之间的血腥争斗的社会动荡中,再现了春秋时期齐国在华夏东方的崛起。上篇围绕管仲入齐拜相这条人物主线展开的各个历史事件,活生生描绘了一个平民宰相登上政治舞台的过程,并从中提示了中国民本思想的渊源;下篇则围绕着管仲以民本思想治齐这条主线,再现了齐国走富民强国之路、不用或少用兵马而领霸诸侯的历史。整篇《东方大国》,展开了一幅壮丽浩瀚的历史画卷,有声有色的把厚重的民本、变革、开放、包容、创新等齐文化拉近到今天人们的眼前。
老下在耄期之年,以病弱之躯,把全部精力和心血付之于对病妻的照顾和对《东方大国》的写作上,6年写作,3年修改,其内心深处的那种浓烈情感和不不顾一切的执着,实在令人感到心灵的震撼!之所以要到淄博临淄,是因为他虽然完成了近40万字的大作,却因从来没有到过临淄深感遗憾。老下做学问,矜持认真严谨为要,他终于要成行了!
预祝老下“考古”成功,淄博之行顺利!
相关资料:淄博研讨《东方大国》,运筹上演经典大戏
据鲁中晨报3月4日报道,淄博要打造大剧目体现齐文化,加速齐文化快速深入人心,让人们轻松愉快地去接受一种文化,从而带动淄博的旅游业、工艺美术业及演艺业等文化产业,让齐文化在国内亮起来。
报道说,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徐德征认为,要借助几个切入点,用大剧本推介齐文化就很有影响力,目前,一个“东方大国”的剧本已经成形,目前有关部门单位正进行研究讨论,一旦通过,将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齐文化的无穷魅力,而这更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去策划、运作,使之成为经典大戏。
徐德征说,“刘老根大舞台就是一种互动的演艺文化。”淄博也需要搞互动旅游文化,比如在临淄建一处文化旅游大场所,在这个场地上,建起模仿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商贸、文化场景,在这里,人们可以身临其境,住客栈,看大戏,还可以加上很多具有淄博地域特点的文化项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口味看五音戏,听聊斋俚曲、赏齐韶乐舞等。而这些,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如何开发,如何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还要聘请有名务实的策划团队,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另外,推动齐文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央视等媒体,通过《百家讲坛》等渠道,把齐文化灿烂篇章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齐文化等一系列文艺形式,从而把齐文化宣传这一炮打响。
这篇报道是带着“作为齐鲁大地的山东,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资源的淄博,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在何方”的课题,成建强、张欣两位记者在深入调查中写成的,报道以《“齐文化”大戏何时上演》为题,借鉴东北文化经验,阐述了要植根淄博地域文化找出路、打造齐文化产业需多点切入、急需文艺创作人才等富有建树的观点。
淄博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五音戏、齐韶乐舞、聊斋俚曲等等都是淄博的文化财富,怎样包装好,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行包装后的艺术更能吸引观众,不仅要让淄博人看,还要推出去,完全可以运作进入淄博旅游的团队,欣赏这些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艺术,让这些艺术成为淄博另外一个亮丽的文化景点。
电视剧本《东方大国》的作者是东北作家老下,近期将造访淄博,深入考察古齐文化,并希望与当地的齐文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