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历来都是每年两会头等重要的议题,今年亦不例外。温总理虽然是在向人大代表作报告,实际上也是在向全国人民作报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是在提请人大代表审议,其实同时也是在接受全国人民的“审议”。
不可否认,有很多代表的发言有真知灼见。但是,一些代表委员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却讲了很多几乎每年都一样的“叫好”之词,“务实”的东西基本没有,“议”都谈不上,更遑论“审”了。类似的“叫好”之词,堆砌了几乎所有在官场流行的 “高帽子形容词”,而且大同小异。
不客气地说,对政府工作报告唱赞歌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习惯性仪式,记者采访时这么唱,分组讨论时还这么唱,这里面实际是一种无谓的时间浪费,很多真正有价值的话题探讨反而没有时间去细说了。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不务实的表现,而且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滥竽充数者提供了土壤,是一种大有必要进行矫正的浮躁之风。
人大代表代表全国人民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主要不是去“叫好”的——— 叫好最简单但也最没有价值;而应该是在认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其中“不足”的地方,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言以蔽之,人大代表们应该知道,自己是在履行光荣的人大代表职责,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是一个平等的监督者角色,而不是一个下级或者一个吹鼓手。期待有更多人大代表能够省略掉无谓的“叫好”,求真务实地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