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政协副主席庞家钰
被情妇团联名所告倒想到
博主的话:庞家钰,三秦大地第一贪,1944年4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10月起,历任宝鸡市政府秘书长、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3年1月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庞家钰,共和国一位堂堂正正的副省部级高官,官居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竟然却是个十足的色官贪官。奇怪的是,他却能官运享通,一路不断贪腐飓升。真应了现时官场一句老话,做官就是要做到“带病提拔”“边腐边提”“越腐越升”,这才是共和国官场的最高境界。
反思副省部级高官庞家钰 被情妇团所联名告倒困惑
据《腾讯网》曝光材料有二,一是,具有十分讽刺的是,庞家钰被其情妇团所告倒。2007年7月上旬,中纪委公布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贪污腐败案,三秦大地一片哗然。今年63岁的庞家钰历任宝鸡市市长、市委书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但他没想到的是,他最信任的情妇们却组成11人的庞大“情妇告状团”将他“扳倒”!
二是,魏建军坚持八年艰难地举报庞家钰。这是比“情妇告状团”更艰难的作战,处级官员魏建军为此坚持了整整八年的艰难举报。魏建军与庞家钰较量,最早在1985年。那时庞家钰任宝鸡市晶体管厂副厂长,有人举报晶体管厂把工业用的黄金倒卖了。当时魏建军大学毕业,刚分到纪委工作,非常仔细和认真查案,结果得罪了庞家钰。结果是,魏建军通过公开招考当上某局副局长,庞家钰找了个理由给免职了;魏建军再多次参加省内、省外副厅级干部公推公选,结果都遭到庞家钰的干预甚至压制。这样,庞家钰逼着魏建军,八年来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举报庞家钰!用叶剑英元帅七律诗《远望》,形象概括了魏建军八年来艰辛举报历程:“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2007年7月,中央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讨论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庞家钰开除党籍处分。查明1997年至1999年,庞家钰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48万元;违规批准设立宝鸡市财政证券公司,累计造成损失达3.16亿元;在负责宝鸡市冯家山水库取水工程建设中,严重失职渎职,引水、输水管线先后6次发生爆管,造成经济损失1008余万元;道德败坏,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
魏建军1985年在纪委时,就查处庞家钰倒卖工业黄金,结果越是查处庞家钰越是往提拔,庞家钰从副厂长、副局长、局长,市秘书长,到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直奔省政协副主席。改革开放才30周年,贪官庞家钰越腐越提升,花了22年。截止2007年下马,贪官庞家钰花了22年时间,从副厂长折腾到省部级高官,真是做到了党国官员“带病提拔”“边腐边提”“越腐越升”,折腾升官才是共和国官场的最高境界与楷模。应证了社会民众正义力量的单薄弱势,应证了制度欠缺、恶法护贪、让正义压不过邪恶,折射了共和国体制上举报贪官的艰难曲折,折射了共和国体制上缺民主少法治,到底谁在一直在栽培并提携庞家钰之流呢?谁是庞家钰之流的后台和保护伞呢?该不该由共和国的主人们来查究呢???
庞家钰的“情妇告状团”庞大11个情妇,共同署名,惊动中纪委,不到2年就见分晓了。难怪许多网民纷纷在腾讯网留言,称赞情妇们,你们太有才了,现体制中国的反腐败就靠你们了!!!
共和国的监察部与共产党的纪检委,该不该反思,为什么魏建军要坚持八年艰难地举报庞家钰?八年来你们在做一些什么?是不是你们失职、渎职,还是体制出了病症?为什么腐败分子长期得不到查处???
共产党的组织部门,上级党委包括政治局该不该反思,(因为副省部级官员是中组部和政治局管辖的)为什么魏建军要坚持八年艰难地举报庞家钰?八年来你们在做一些什么?为什么还让大贪官大色官一提再提?是不是你们失职、渎职,还是体制出了病症?为什么腐败分子长期得重用???
博主认为,如果共和国一日不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一日不实行民主与法治,可以断言,这样的现象仍然会不断出现!!!
林国奋写于2009年3月4日
11名情妇联名告倒省级贪官
——陕西省原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落马记
2007年7月上旬,中纪委公布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贪污腐败案,三秦大地一片哗然。今年63岁的庞家钰历任宝鸡市市长、市委书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但他没想到的是,他最信任的情妇组成11人的庞大“情妇告状团”将他“扳倒”。
霸占他人妻子的“拉链市长”
1986年,42岁的庞家钰在当了十几年的技术员后,担任一家工厂的副厂长。虽然是个厂领导,但却是无权的虚职,在厂里说了算的是厂长李思民。李思民小庞家钰整整10岁,他大权独揽,根本没把庞家钰放在眼里。对此,庞家钰怀恨在心。
1988年,庞家钰在宝鸡市干部选拔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市政府秘书长,1994年升任市长。冤家路窄,庞家钰担任市长时,“老领导”李思民只是一个副局长。在市政府的一次家属联欢会上,李思民的妻子曾倩引起了庞家钰的注意。曾倩是宝鸡市某高中的英语老师,不仅年轻漂亮,而且气质优雅。“如果把曾倩搞到手,不仅满足生理的刺激,还可借机羞辱李思民。”庞家钰突发奇想。
1995年元旦,宝鸡市一批干部到临潼骊山召开年度总结会,庞家钰特意叮嘱大家带家属前往。晚餐过后,李思民接到市政府办公室紧急通知,让他赶回宝鸡处理要事。晚上,庞家钰敲开了曾倩的房门,他先是关切询问曾倩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然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照片。照片里,李思民与一位年轻貌美的陌生女郎赤裸裸纠缠在一起。曾倩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捂着脸痛哭。庞家钰轻言细语安慰着曾倩,还给她冲了一杯热茶,在水中偷偷放入安眠药。第二天一早,曾倩醒来时发现庞家钰一丝不挂地睡在自己身旁,曾倩无比羞怒,庞家钰却泰然自若地说:“既然李思民在外面玩女人,你也不必为他守贞操。只要你跟我好,肯定亏待不了你。”曾倩一方面怨恨丈夫的背叛,一方面又迫于庞宝钰的权势,于是选择了默认。
原来,李思民嫖娼并被偷拍是庞家钰一手策划的阴谋。不久,庞家钰将曾倩安排在一家旅游公司担任总经理,两人三天两头偷情幽会。开市长办公会的时候,庞家钰当着众人的面,一语双关地羞辱李思民:“你媳妇最近表现不错,我很满意……”李思民气愤得面色青紫,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又能怎样呢?
1997年,宝鸡市干部大轮岗,找庞家钰送礼说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曾倩感到自己一人无法满足庞家钰的需要,她放出风声:庞市长对送礼不感兴趣,他婚姻生活不太和谐,最喜欢找个红颜知己……为了得到提拔,或是惧怕打击报复,一些担心官位不保的官员都按照要求让自己的妻子与市长“谈话”。一时间,宝鸡市的干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舍不得媳妇套不着狼。”背地里,大家都骂庞家钰为“高衙内”,叫他“拉链市长”。
用金钱摆平妻子和“情妇团队”
1998年3月,官运亨通的庞家钰当上了宝鸡市市委书记。身陷红颜的庞家钰发现,要想稳住他那庞大的情妇团队,没有钱绝对不行。如何赚大钱?当然只有变现手中的权力。
在庞家钰的支持下,李思民成立了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并担任公司总经理,庞的情妇梁梅和另一名情妇郑洁的丈夫担任副总经理。该公司在未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长期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仅仅一年,该公司就取得1.2亿的黑色收入,情妇们个个发财,对庞家钰更是百依百顺。
曾倩等人发了大财,其他情妇自然眼红,庞家钰推托不下,只得将大小工程分给她们。宝鸡是个缺水城市,为了缓解居民用水困难,陕西省决定投资建设冯家山引水工程。庞家钰亲自担任“引水办”主任,将工程解包打碎,分派给情妇们临时成立的皮包公司。庞家钰的妻子潘玉芝得知丈夫将冯家山引水工程这一肥肉悉数割舍给情妇,气愤难当,跑到“引水办”位于市委大院的办公楼大闹,庞家钰只好“现场办公”解决矛盾,将工程的管道安装转包给潘玉芝。在庞家钰的妻子和情人的胡作非为下,冯家山引水工程突破1.5亿的财政预算,最后高达3.2亿!
冯家山引水工程竣工后不到半年,就因为质量问题发生塌方和管道爆裂等严重事故。2002年冬天,庞家钰正率领6名情妇到南非“考察招商”,引水工程第六次爆管,事故引起了陕西省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庞家钰迅速从南非赶回宝鸡进行处理。庞家钰请来中央和省城媒体记者,义正言辞地表示:“一定配合上级的调查,彻查这一豆腐渣工程的元凶。”背后庞家钰又安排妻子:“我给你和女儿办好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你明天就带孩子出国,到那边避避风头。”妻子和女儿移民后,庞家钰又通过各种手段使这事最后不了了之。
情妇联手告官案惊动中央
2003年5月,59岁的庞家钰担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然而,没等庞家钰在这个位子上坐热,宝鸡就出了大事。他批准成立的那家金融投资公司非法无序经营,导致9000万元国债无法收回,大批市民到北京上访。一周之后,李思民被公安机关拘留,梁梅和郑洁的丈夫也被司法机关控制。
曾倩赶到西安,向庞家钰讨主意。庞家钰脸色一沉说:“你传话给李思民,让他放聪明点,把所有的责任都揽过去,那样我可以通融关系,至多判个三年缓期,而且还能保留公职;如果他管不住自己的嘴,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我马上就可以判他死刑!”曾倩对庞家钰的话信以为真,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庞家钰身上。李思民在接受讯问时承揽全部罪责,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却被法院判处死刑!梁梅和郑洁的丈夫也分别获刑16年和10年。
事后,曾倩质问庞家钰:“我丈夫是替你死的,你不是人!”庞家钰冷笑道:“李思民死不足惜,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我不会亏待你的。”曾倩发誓要告庞家钰。她意识到,要想彻底把庞家钰拉下马,靠她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行。于是,曾倩与梁梅、郑洁等人取得联系,在曾倩的鼓动下,一共有11位情妇同意联名状告庞家钰。这些人中,有的人提供了庞家钰非法收取贿赂的票据;有的人掌握了庞家钰妻子公司的资金账目……这些铁一般的证据,和11位署下真实姓名的“告状团”,让中央领导极为震惊。
2006年5月下旬,中纪委调查组秘密进驻宝鸡。2007年2月5日,陕西省委通过媒体通报了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严重违法违纪的情况,这标志着中纪委对庞家钰案长达9个多月的调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7年7月上旬,中纪委向社会公布此案的调查进展。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等待庞家钰的,注定是法律的严惩(注:文中除庞家钰夫妇为实名外,其他均为化名)。(摘自《知音?海外版》2007.9章云飞/文)
来源:《腾讯网》
网址:http://news.qq.com/a/20070906/003067.htm
陕西官员举报8年 扳倒省政协原副主席
编者按:全国举报宣传周刚刚落下帷幕,那些经群众举报而被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查处的违纪违法官员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本报今天独家披露庞家钰案举报人的举报经历,其八年举报过程的曲折艰辛,以及其个人感悟,都给人留下诸多思考。
“我举报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的举报信,被有关部门当做举报样板了。”魏建军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将盛满举报材料的一个大提包放在了记者面前。
“你看,这封举报信被有关部门批示过。”魏建军停顿了一下,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当时庞家钰还是宝鸡市委书记,举报信被批示后有关部门查了三个月。安全过关后,2003年1月庞家钰又官升一级,当上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今年2月5日,中纪委开除庞家钰党籍后,将案件移交最高人民检察院,高检院指定甘肃省检察院具体查办。“这次中纪委、高检院彻查庞家钰,也是由于我的举报。”魏建军向记者展示着他的几封举报信。
今年5月底,记者在西安、宝鸡采访期间,多次与魏建军交谈。他告诉记者,自己与庞家钰较量最早是在1985年。当时庞家钰任宝鸡市晶体管厂副厂长,有人举报晶体管厂把工业用的黄金倒卖了。魏建军刚大学毕业分到纪委工作,查起案子来非常仔细和认真,结果把庞家钰得罪了。后来的较量是魏建军通过公开招考当上某局副局长后,庞家钰找了个理由,把他的副局长给免了。使较量进一步升级的是,魏建军多次参加省内、省外副厅级干部公推公选,结果都遭到庞家钰的干预甚至压制。
“八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举报庞家钰!”魏建军昂起头来,运足了气力,用叶剑英元帅七律诗《远望》中的一句诗词来概括他八年来的艰辛举报历程: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朋友的提醒,让我判断庞家钰有问题”
魏建军是农民的儿子,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4年,1981年以初中学历参加高考,考入西北政法大学,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魏建军后来的工作也很顺。1995年宝鸡市公推公选副处级领导干部,魏建军考上了副局长的职位。当了三年副局长的魏建军,有一天突然被叫到组织部谈话:免去副局长职务,改任助理调研员。
“因为当时我正准备参加陕西、广西、甘肃等地副厅级干部的公推公选,所以对免职这事就没去深究。心想免就免了,我再考,本来这个副局长也不是谁提拔的,全靠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所以,我把精力主要用在学习应考上了。”魏建军把话锋一转,来气了,“考试没问题,我不怕考。但人家来宝鸡市考察我,市委的意见是我这人‘不能用’,当时庞家钰是市委书记,按照组织原则,提拔副厅级干部需要征求一把手的意见。”
魏建军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单纯了”。“一位朋友告诉我,当时如果我送给庞家钰5万元钱,问题可能就化解了,但我不是那种人。况且,我没有错误,是他报复整人,反过来要我向他屈服,这还有天理吗!”
朋友“提醒”魏建军给庞家钰送钱,这让魏建军有了一个判断,“庞家钰有问题”。
几名老干部透露了许多一手材料
在一次与庞家钰的激烈争吵之后,魏建军向庞家钰公开摊牌:“你在宝鸡做了那么多坏事,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如果没人告,没人揪,也许你会安然无恙,青云直上。但如果有人告,有人揪,也许你就会粉身碎骨。我比你年轻15岁,我一辈子不会和你善罢甘休。”
魏建军很形象地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庞家钰大怒,拍着桌子说不怕。我也不示弱,走着瞧。我把门一摔,走出了他的办公室。”
开始,魏建军心里也没底。因为举报需要真凭实据,而他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太少了。魏建军首先想到的是市里的一些离退休老干部。他们见多识广,信息灵通,与高层联系广泛。通过走访,有几名老干部对庞家钰不满,透露了许多一手材料。譬如,庞家钰的两个女儿都在美国读书,他哪来那么多钱?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有很多人向魏建军提供情况,这些人大都是市直机关县处级干部,也都与庞家钰有交锋。譬如宝鸡市某局副局长乔某,因为与庞家钰提拔的人有矛盾,庞要市纪委想法处理他,先把他“双规”,然后查找问题。
“庞家钰要是盯上谁,非拿下来不可。”乔某告诉记者说,“有一次我替局长去人大开会,庞家钰在主席台上看到了我,就大声说,怎么还不处理乔,让他走。”
乔某说,庞家钰打击正派的人,受其“迫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就有30多人,因此是“庞家钰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因为庞家钰在宝鸡可以“一手遮天”,所以魏建军的调查是秘密进行的。“材料整理得差不多了,我想找个地方打印出来,但打字社的人一看是举报庞家钰的,没人敢接这个活。后来一个打字社要价500元,给打印了三页。”魏建军感觉那段时间自己就像地下工作者,神神秘秘的,连老婆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锲而不舍举报
2001年8月,魏建军将举报信整理后,通过特快专递寄给国家有关机关和有关领导。在每封信的后面,他都留有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
“只有这样,领导才可能相信是真的。匿名举报效率低。”魏建军对举报信也颇有研究,“还有一个技巧,举报信不要太长,一般两页半最好,长了,领导没时间看。”
举报信寄出后,魏建军感觉心里不踏实,又专门跑了一趟北京 。“见到了在北京工作的一些老同学,他们都不赞成我举报庞家钰,劝我说,这样的举报信都是用麻袋装,你白费力气,这些人有权有势,报复你易如反掌,因此不如趁精力充沛,挣点钱算了。我告诉这些同学说,举报也许有结果,也许没有结果,但不举报永远没有结果。”
这封举报信引起了当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作了批示。有关部门派出工作组,前往宝鸡查案。当时工作组一位成员告诉记者说,“这次调查,让庞家钰侥幸过关。”
2003年1月,庞家钰当上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履新职前,专门在市委常委会议室召见了我。当时就我们两人,桌上摆放了许多水果,他说话很客气,开始承认免我的副局长有点‘粗糙’。”魏建军回忆说,“庞家钰让我不要再举报他了。”
庞家钰离开宝鸡后,举报他的队伍又扩大了:这次举报,我们选择了七人署名。“还有人想署名,我说,以后再说吧,就婉拒了。”魏建军用手指着这七个人的亲笔签名对记者说,“我们七个人,都是在职的县处级干部,都很正派。这样,就使举报更具有真实性。”
2005年8月25日,与第一次举报相同,魏建军把举报信快递到了北京。“我不把举报信在社会上到处散布。”
两个月后,彻查庞家钰的序幕于是拉开。
“等庞家钰判刑了我就复婚”
在协助有关部门对庞家钰调查过程中,魏建军经常用林则徐的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激励自己的斗志。
“有一次,我正在西安协助调查,家里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姥姥病故了。我只好给舅舅打电话,说我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离不开,等办完事马上回去。”说起这事,魏建军一直感到十分内疚。
为了不影响家人,魏建军在决定举报庞家钰之初,就与老婆离了婚。“我作好了最坏的打算,把财产给了老婆孩子,离婚是不想连累她们。等庞家钰判刑了,我们就复婚。”
让魏建军不解的是,对他的举报,有人还冷嘲热讽,说什么,就凭你的举报,中央就来调查了?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他们就是不相信,庞家钰是我告倒的。还有人认为,我是吹牛皮,说大话。”
记者在宝鸡采访时,当地一些知名人士都让记者捎话给魏建军,要他注意安全。其中一位老干部说,有人要报复魏建军,要他不要一个人走路。
“我倒不关心自己的安危,而是希望国家能够出台保护举报人的具体措施,不让举报人流血又流泪,国家要善待举报人。”魏建军说。
(应举报人要求,文中举报人均使用化名)
来源:《检察日报》《腾讯网》
网址:http://news.qq.com/a/20070705/002088_1.htm
我的相关日志:
2009-01-22 | 曝安徽蚌埠国土资源局消费账单
2009-01-22 | 曝光浙江一审计局长按摩费报销账单
2009-01-14 | 新闻舆论监督的尴尬
2009-01-31 | 新华网:福建贪官周金伙黑色升迁轨迹
2009-01-16 | 南风窗:尴尬应对贪官外逃
2009-01-13 | 山东高唐上演现代版文字狱--“诽谤领导网案”!
2009-01-13 | 新华网:代表委员抨击彭水诗案是现代版文字狱
2009-01-12 |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2009-01-12 | 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机制
2009-01-12 | 新华网:国家法律何以成为土皇帝“以言治罪”的家法?
2009-01-12 | 人民网:还有多少权力机关在为虎作伥?
2009-01-12 | 中国警务报道:打击讲真话干部想起了老农骂领袖
2009-01-12 | 河南法制报:打击报复者应予以严惩
2009-01-12 | 工人日报:福建莆田最黑的“黑”字怎样写
2009-01-12 | 半月谈:莆田一个举报人的遭遇
2009-01-12 | 法制日报:莆田一位镇党委书记因举报而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