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韩再芬叫好!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著名黄梅戏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阳春白雪的东西不能庸俗化,从事黄梅戏艺术的人要耐得住寂寞”;2、“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喜欢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不注重思想内涵”;3、“媒体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坦诚地说,我对韩再芬女士是很陌生的。只是因为岳父岳母喜欢看她的黄梅戏,因此知道她的名字。当我看到她的此番言论,却大吃一惊,一方面为她的率真叫好,另一方面又担心她会惹来麻烦。

我也为作家李辉先生担心过。此前不久,李辉先生因为发表文章质疑所谓国学大师文怀沙,惹来轩然大波。李辉的质疑主要指向文怀沙三个方面,认为其出生年龄、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头衔、文革中犯反革命罪均为造假。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认为,文怀沙的学问至多可抵得上一名中学教员。

然而,无论是李辉先生或者韩再芬女士,都很可能为他们的直言不讳而惹祸上身。个中的原由,恰如李辉先生所言,我们的时代似乎已经失去了文化上的判断力。无论你多有学问,如果你不善于讨好公众,你就不配称大师。与此相反,如果你善于讨好公众,善于卖弄自己,那么你就很可能被贴上大师的标签。以怀沙之善于卖弄,以赵本山和小沈阳之善于讨好,便足以聚集势力庞大的粉丝军团,令人望而生畏,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出于这样的担忧,我便上网查看了一遍。不出我之所料,网上果然是骂声一片。所骂者,除了污言秽语之外,无非是指责李辉先生和韩再芬女士“嫉妒”、“红眼病”、“利用名人炒作自己”。2006年,我也曾因为质疑Y教授的学术道德问题而享受过这种待遇,“只为一句道德论,竟被乙醚骂到今”————两年多来,Y教授的粉丝们极尽侮辱之能事,指责我的罪名也恰好是”嫉妒”、“红眼病”、“利用Y教授的名声炒作自己”。我只好苦笑,并保持沉默。

我为李辉先生和韩再芬女士叫好,但同时我也常常感到困惑:在讨好公众和坚守良知之间,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