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应继续推广
“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此举不仅肯定了互联网作为一个公众舆论集散地和政治交流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网络也成为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渠道。官员与网友说家常话,不仅是一种亲民式交流,同时也是执政者对个人意见或建议的一种尊重。笔者认为,领导人通过网络问政的方式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并深入推广。
首先,与平时人们对政府提意见要仔细斟酌,小心翼翼相比,在网上与国家领导人交流,网民发表意见可以免去一些严肃场合不必要的拘谨,那种严肃氛围下的交流方式也变成了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在虚拟网络上,网民可以穿着“马甲”,可以直抒胸意,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次,我过的网民数量已近3亿,网络上征求意见往往能代表更加广泛的群众声音。但就温家宝总理和网民在线交流的那天,从上午10点发出预告消息到下午5点访谈结束,7个小时的时间里,网民就发出超过30万个提问的帖子,而且内容涉及宽泛,从教育到医疗,从灾区重建到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网民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对自己身边的问题自然很关心,而这些领域的问题汇集在一起,就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相对于群众直面政府提出一些实际困难问题的主观倾向性较明显而言,网络上反映的声音则相对较中立,利益关系不是现实中的那么明显。因为能为政府积极建言献策者都是一些有责任心的人,虽然身穿马甲,但网民也不会随意的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毕竟其意见也要经得起大家检验,要具有一定水平的。
第四,相对于国家领导人征求国家治理之道一样,地方父母官更应该大力推广,因为中央的精神只有靠地方父母官才能落到实处,也只有上情下达,才能真正服务于民。自从国家领导人与网友在线交流后,广东和上海的地方官员也先后效仿,在网上给网友拜年,通过网络来征求意见等,但其他省市却还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只是被被动的让网络来监督,地方各级政府都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问政于民。
第五,无论是现实调研还是网络上的问政,重要的还是要把相关政策进行落实。就某个问题而言,如果网民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最后的关键还是相关职能部门的落实,只有把悬着的东西落到实处,以务实的态度面对网民提出的问题,才能鼓励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从而汇集民智,提高执政质量。
网络虽然虚拟的,但网民是生活在现实中的,网民虽然穿着“马甲”,但是其声音却来自于现实,反映的也是实际问题。网络作为一个新型的舆论平台,自然也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但网络强大传播能力和民智积聚速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支持。
国家最高领导人能够开明的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并亲切的问政于民,这是人民之幸,笔者因为值得继续推广,而且应该用好、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