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最可爱的人
今天要写的东西很多,医院管理年的督导,南方医院顺德院区的感想,还有新方案的解读。但是,今天我参加广东省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康复工作表彰大会”,有很多感想,说起那些日子的事情,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抗震救灾那些场景一幕一幕重现眼前。大家不要有误会,没有经历过怎么会有刻骨铭心的感觉。
今天,我不是讲我们在映秀的故事,映秀的故事自然有人在写。 在这里我要表示一种对广东参加国家康复医疗队支援四川康复工作中表现出的高度的政治觉悟、过硬的技术和无私奉献精神医护人员的崇高的敬意。
从2008年5月21日,当我还在再区最前线的时候,我省就接收了四川地震伤员950人,这些伤员分布在广州、深圳等8个地市的53家医院接受治疗和康复工作。在我省收治的地震伤员中,包括颅脑伤66例;多发伤435例,脊髓伤163例,截瘫29例,上肢截肢10例,两例联合截肢。据不完全统计,截肢、脊柱损伤、颅脑外伤、四肢骨折(或骨盆骨折)致使严重功能障碍的四类伤员有200多人。这部分伤员有强烈的康复需求,他们都期望有一个良好身体和功能。
根据卫生部、中国残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地震伤员的实际康复需求,省卫生厅、省残联高度重视地震伤员的康复问题,联合下发了有关伤员康复的一系列文件,全面启动了地震伤员的康复工作。在这里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省开展的康复工作一些情况。
我们对灾后伤员的康复工作的重要性是非常的重视我们认为通过康复治疗,一方面帮助伤员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早日康复出院;另一方面,通过康复辅助技术,减少残疾的发生,或减轻残疾障碍程度,使伤员更好地回归社会。根据卫生部和中残联的要求,我厅和省残联成立广东省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和康复专家小组,由省卫生厅廖新波副厅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山大学卓大宏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加强伤员康复工作的协调领导,统筹安排康复资源,促使康复治疗早期介入,负责康复评估、标准制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各收治地震伤员的地级市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协调康复工作的落实。
康复工作与我们“和平时代”的康复有点不同,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我们和省残联共同举办接收四川地震伤员康复工作会议和培训,对各收治医院医务科(处)长,康复科主任,骨科主任或骨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中,专家们分析四川地震伤病员的情况,研究当时的病人管理、骨科专科护理、早期康复、心理支持等问题,讲授危重病人转运,脊柱脊髓损伤、截肢、骨盆骨折等骨科关键医疗护理问题,并为临床一线提供一系列重要的康复技术和专科护理指引。培训班还特别邀请了香港方面的骨科、伤口护理专家授课,取得了很好的康复疗效。
满足患者康复需求,各医院积极为患者提供康复技术服务。根据伤员收治情况成立相应的康复专家组,为伤员提供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心理康复、康复训练、假肢或矫形器装配、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
安排伤员转入康复机构也是一向非常艰巨的工作。广东的酒意条件和康复条件不错,但是如何说服伤员转入合适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我们和省残联就伤员出院、转入康复机构和经费保障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需要进一步康复的伤员,依照卫生部制定《四川汶川地震伤员出院指导原则》,在综合医院医疗救治结束后,经过省地震伤员康复工作专家小组的转院康复评估,转送到定点康复机构。
开展伤员康复工作督导。为进一步掌握我省收治四川地震伤员康复的情况,了解伤员的康复需求,指导医院顺利开展伤员康复工作,我厅发出《关于对我省收治四川地震灾区伤病员康复治疗工作进行督导的通知》(粤卫函〔2008〕409号),省康复专家分成五组,分别到各收治四川灾区伤员的医院进行督导,重点督导收治伤病员较多、康复任务较重、多数伤病员没有出(转)院的收治医院。对四川地震灾区伤员的康复治疗、出院转院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对转院伤员进行康复需求评估和指导,了解伤员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情况等工作。
为了伤员在广东的康复在当地得以延续,我们组织了两支康复医疗队组成国家康复医疗队,前往灾区进行康复援川工作。他们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四地19家医院41名医生、护士和康复技师参与的康复医疗队。医疗队到达成都后,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精神状态,与当地医疗骨干融为一体,对所有在院伤员重新评估康复需求,加大了康复治疗力度,加强和规范了对现有伤员的康复治疗,确保了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经过援川医疗队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伤员的心理上得以康复,功能障碍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其中有很多很典型的事例。一位高位截瘫的病人二个月没有起床,我们医疗队员在床边给病人康复治疗,让病人学习站立,病人情绪和精神状态大为好转,肌力增加。医疗队的护士在第一天的查房时发现,一位颅骨牵引的病人枕后纱布有渗液和异味,检查发现局部皮肤破损并有感染,经过换药和翻身护理,病人情况很快改善。
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是我们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省康复医学会与康复专家积极主动的参与的结果,更是得益于我们有一支有觉悟、有水平的康复技术人才队伍。这次抗震救灾的康复工作,大家在奉献爱心和技术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获得了宝贵的、大量的康复实践的机会,希望这次的表彰和康复工作总结会议,能总结交流我省康复工作经验,使我省康复专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抗震救灾不仅仅是一次人道的救援,它给我们很多启发。在我过去的文章里已经有很多的体会。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汶川大地震将近一周年之际,一部反映广东医疗队抗震救灾的汶川传奇《废墟上的蓝马甲》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特别奖!《废墟上的蓝马甲》能够获得这样的荣殊,不是组织的安排,而是社会的认可,是抗震救灾医护人员的言行感动了社会,感动了中国,一样感动了世界!我们希望的是,蓝马甲精神永存!医护人员的大医精诚得以发扬和光大!
医护人员在紧急关头表现出那种纯真确实很可爱,可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