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英语好的秀才
教中国古代文学的老张最近可高兴啦,他当上了“硕导”,不仅工资可以小幅上扬,学术地位也趁热攀升,名片换了新的,腰板挺得更直了。
招生计划出来了,张硕导第一次招研究生,就被允许单独带一名开门弟子。他激动地对夫人说:“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三乐也。我也要择天下英才,悉心培养,决不像有些同事那样尸位素餐,误人子弟!”张夫人似懂非懂,对“硕导”更多了几份敬重。
张硕导还特意找出尘封已久的端砚、湖笔和宣纸,裱了一纸“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三尺篆书条幅作品,挂在自家的书房,立文以明志。
转眼,考研的季节来到了。竖起招军旗,自有领粮人。更何况大学本科扩招、全球经济放缓、就业形势吃紧,因此,投奔张硕导的考生也不少。领导的老乡的小舅子,同事的兄弟的外甥、老婆的姐妹的侄女……很多人想问他要点专业“真题”“三模”一下,高三学生不是都要“三模”的么?张硕导婉辞拒绝。也有考生来信毛遂自荐套近乎,他一笑而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想跟我‘陶瓷’,坏我的门风,没门!”他坚定地暗示自己。
考研结束,张硕导在阅卷时兴奋地发现有两个考生,古文功底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阐述问题的力度可谓力透纸背,他非常高兴给了高分。其他几位考生,回答问题要么偏离了核心观点,纠缠于细枝末节,要么观点模糊,语焉不详,在他看来均不是可造就之材。
没过几天,系里的研究生教学秘书小王打电话给张硕导,要他翌日上午9点到系会议室,参加他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复试工作。两个英语和总分都上了线的考生,受研究生院的指派,要接受他的面试。
第二天下午,张硕导闷闷不乐地回了家。夫人问他何以心事重重,他叹息道,被研究生院安排来面试的两个考生,并不是专业分数最高的那两个;那两个被他认为是可造就之英才,英语都没有上线。他必须在这两个英语上了线但是专业很一般的考生中,录取一名成为他的开山弟子!想招的不让招,让招的不想招,想不郁闷都难。
还是夫人反应快,她认真地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你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吗?什么叫英才,英才不就是英语好的秀才吗?学校和你的选择都没错呀!”
天下英才就是英语好的秀才么?张硕导错谔无语。
英才:英语好的秀才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