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内水潺潺
各单位推荐年度优秀节能员的名单和事迹材料报到厂部后,厂部决定召开一个座谈会。为了宣传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厂长特地嘱咐厂报派两名记者参加。
大概到了中午十一点左右才散会,大家略微停了下就回各单位吃午饭。谈谈笑笑刚走到楼梯口,大家倏忽又停了下来。凝神片刻后,节能员小王说:“是不是哪个水龙头没关?”大家仔细听了听,声音很微弱,似乎也都没有把握,就没人接他的腔。
于是他们循着那声音往前走了20米,才确实听到是水声,在前面不远的一个转角处,还有水珠飞溅。他们走过去的时候,已陆陆续续看见那些端饭盒的人往食堂走。他们略微看了眼那些人,就把目光盯在水龙头上。水龙头已锈迹斑斑,而且最恼火的是上头只剩一根呈多边形的细杆,水依然往外泄,细杆处还有细细水丝往上喷。
“是不是打个电话给厂部,让他们来处理。” 节能员小李小心地说了句。这时,小王车转身子到各科室去借钳子去了,可回来时两手空空,一副很沮丧的样子。
“抓下面抓得紧,可自己的地盘却不管。”不知谁气愤地说,马上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于是又各自说了些自己经常在下面碰到的这些事,就决定给厂部写份意见书,可马上又把话题转到水龙头上。水还在流,晶莹剔透地在池底泛起一片泡沫。
“你们等一下,我回去拿钳子来。”还是小王。小王那离厂部最近。
大概过了刻把钟,水龙头弄好了。望着地上那湿湿的一片,马上就又让他们想到底下的各种浪费,而且大都是这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于是他们在进行各种可行性分析后,写了一份既象意见书又象建议书的报告。
他们是一个星期后到厂长办公室的,当时厂长正在看文件。见他们进来,厂长忙放下文件,招呼他们坐。可他们没坐,而是把一份签有他们全部名字的报告递给厂长,然后就站在一旁。
厂长翻了下报告,笑了笑,随手从抽柜里拿出一叠照片。上面正是他们抢修水龙头的画面,而且厂长还说:“我们并没有浪费那水,事先花圃那里打过电话,说他们那里需要蓄水。”
他们还是没说话:“要是在别处是真的呢?”
1991年8月24日发表在株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