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和厕所问题请注意它的正当性
李华新
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他事后还解释,自己的观点绝不是在“为富人说话”,恰恰是出于对社会上最困难人群的关心。(《信息时报》3月19日)
不想茅于轼先生的这番话一出炉,立马受到人们的攻击,因为茅先生的这番话,又一个并不关心民生方便的问题,而且是又对人的尊严不那么重视之嫌,因此使得有人就会怀疑茅于轼的真实意图是否又在为富人说话,因为廉租房内没有厕所,不那么方便就会阻止富人来居住。因此说,这样的一个说法,其实也是又积极意义的。并非是茅于轼先生有意要羞辱穷人。因为,既然是这样的廉租房是为了保证那些无力购房的人群,因此居者有其屋,就是最基本的一个标准,至于最低的要求是因为没有厕所,要上公厕,就是对穷人的蔑视和不尊。这实际上也是没有必要放到这一层面进行品评的。
有人说,茅于轼先生说了一句大家都不爱听的大实话。穷人不爱听,因为这个建议貌似剥夺了独立厕所权;中等收入的人不爱听,因为茅先生从来就反对建设经适房;富人也不爱听,因为没有厕所的廉租房连放租都困难。遗憾的是,我们大多义愤填膺地误会了茅先生的意思,将其“廉租房观”等同于“不让大家住得舒畅”。
其实对于住房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或是回到过去的那种居住条件下,食用公厕的年代,人们并非没有经历过。至于其中的不便也是知道的。可是在政府没有拿出资金投入到廉租房建设上的时候,如何遏制房价过高,以及廉租房的设施和条件并不低的情况下,因此开发商实际上,也是不愿意把本来准备用于,销售的商品房当做廉租房的。
同样的既然是廉租房,那么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居住,而不是宽敞和舒适,
如果廉租房宽敞舒适得和商品房一样,那么,对于其他住不到廉租房的纳税人来说,显然有失公平,等于大家帮少数人买了商品房;而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这是很伤害效率的事情:既然廉租房住得很好,谁还会想去买商品房?并非,因为茅于轼先生作为经济学家,就不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而是现在没有人是真正站在百姓那个立场上话说的。而且即使是居室内没有厕所。着未必就是坏事。因为厕所在居室之内,这样的设计也不是就一定是完美的。现在应该真正考虑这样的建议,以及如何建厕所的问题。因为没有了厕所,那么支付的费用就会减少,而且那个公厕如何付费,也并不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茅先生的“廉租房观”在香港其实就是现实。相信茅于轼的廉租房中相关设计也不过是通过厕所问题,指出了一条思路,因此不要曲解了茅先生。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这和什么社会保障,以及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级别的问题。先应该有房住,然后是其他。再说,你可以想想,那个厕所的房价,也是很高的,而它的功能也只是厕所。
茅于轼声称他也是为穷人考虑。身为经济学家,为解决穷人的问题计,并非就是那些什么又学术含量的问题,经济学家的注意,有时就是很简单的问题和兑现的简单。为什么要责骂茅先生呢?
有人说,像廉租房不设厕所之类的馊主意,除了招致一片骂声,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样的说法,就是有些偏激了。因为着并非就一定是个馊主意。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