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买家(图)


什么是中国想要的并愿为之花钱的

在好年头有钱当然是好事,而在这经济危机中有钱更是件妙事。由国有企业与直属部分组成是中国企业关于如何用他们一年多来所堆起的资金进行了讨论。在首次决定向西方金融公司这些无底洞投钱证明是无比糟糕之后,中国已选择了另一海外目标:自然资源。

ReutersThe man with money calls the tune

路透社:有钱人的调整

中国近来购买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种不同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控公司——这两种公司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过去的三周里公布了一系列重大交易,首先是中国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意购买力拓矿业公司(相片左边是该公司的CEO,Tom Albanese,右边则为中国铝业CEO肖亚庆)18%的股份,价格为195亿美元。过了不久,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17亿美金收购了另一家澳洲企业OZ Minerals。Fortescue,另一家澳洲公司,透露说一家中国钢铁厂将投资5.58亿美金在他们公司上。而中国投资公司及中国数十亿的资金将何去何从还在讨论之中。

 

在以上各例中,这些公司都是被阻于必须马上用现金支付的到期债务,而他们又找不到融资的好方法。Fortescue曾多次否认他们与中国企业有过相关的交涉,甚至是到要是没有一个好的交易,他们便会陷入危机中了这事态十分明显的时候,他们还否认。该公司的股价从2008年6月的12美元多降到了2009年1月的2美元以下,突然间就上升了一半。与Fortescue不同的是,力拓矿业生存下来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它面临着的重新融资问题十分棘手。

 

中国也宣布了不下三项与国控企业的协定——与俄国Rosneft and Transneft一项250亿美元的交易;与巴西Petrobras100亿美元的交易及与委内瑞拉PDVSA40亿美元的交易。交易的细则有所区别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巴西觉海岸边发现了一处十分棒的油田,但是开发起来会很困难,很昂贵。俄国想要完成一条连接到中国的造价昂贵的管道。委内瑞拉国内混乱。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些国家都需要资金而平常的资金来源都没有钱了。

 

在以上所有案例中,中国的金融资源应该是受欢迎的,但是这些钱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商业的,钱只是一条复杂方程式的一个方面。澳大利亚认真审查了每一个外来投资资金,他们十分关注中国,因为中国很可能不是典型地想更可能多地实现这些资源的价值的商业投资者,他们反而是想尽可能压低资源价格的买家的代表。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他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价格;而对中国国民利益来说,他们必须找到低价的资源供给他们的工厂。每一个协议里肯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条件。

 

 

因为卖家与管理家是同样的,所以与主权国家的交易面对着相对较少的阻碍,但还是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俄国和委内瑞拉转向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不再能够得到其他形式的资金,不仅仅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而且由于他们最近没收了Exxon, ConocoPhillips, 和 Statoil(委内瑞拉的情况)和BP还有Shell(俄国的情况)的投资。“对于一个私营企业来说,没有对自然资源的绝对产权,因为国家要求经济主权,有权利去处理自然资源,”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George Joffe说道。

 

然而,在这些引人注目的国家交易中,中国提供了一些私营单位无能提供的东西,毫无疑问中国明白许多有争议的国家急切需要的东西。作为能够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否定票的,在国际上的重要参加者,中国能够提供的对于这些四面楚歌的政权起到一定的保护。中国已经用过同样的方法保护苏丹,之前中国在那也投资了苏丹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中国将继续用这样的方法去对待其他有问题的政权国家。中国,由于有大量财富所以成了最后的买家,将会成为世界级的大国,这样的想法难免让人感到奇怪,但事实便是如此。然而这些好处也有一定的缺陷。要是这些签约政权垮掉了,这是许多四面楚歌的政权经常会发生的事,那么这些交易所带来的大量收益也将随之变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