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语文要革命,从“不折腾”、“不忽悠”开始!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但也是一个讲究排场、追求面子、喜铺陈夸饰的民族,官场尤甚!
也许风牛马不相及,但我还是要把这些习气和传统怪罪于那个遥远而黄金的年代——汉朝;以及那个时代华丽的语文标准——汉赋!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将亲历并见证更多伟大的变革。
去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讲话,口语和平民化的表达不仅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而且被境内外媒体视为中国政治话语平民化的标志性事件。
胡总书记的讲话余音未了,近日,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就接过接力棒,其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是本届政府最后一个工作年度,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轻浮、不作秀、不忽悠,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好本届政府的使命和各项承诺,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另据媒体报道,“不忽悠”也将写入深圳政府工作报告。
从“不折腾”到“不忽悠”,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官场语文变革的路经——一场自上而下的官场语文平民化运动开始了!
长久以来,我们的很多官员在讲话或作报告的标准语本是空话、废话、套话甚至假话连篇。官员和政治人物的形象也因此在整个社会大众面前显得格外的严肃、生硬、高高在上,或者干脆不靠谱!
在经济、政治、文化角力日益全球化,以及传媒话语平台日益开放化的背景下,要真正贯彻和落实“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推动我国官场语文体系的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春天来了,希望更多的许宗衡和深圳政府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原来我们的官员和政府可以更可爱的!
当然,仅有形式的变革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官场行为体系的同步变革,才能确保我们的话语体系变革是“不折腾”、“不忽悠”!
(有关官场行为体系的平民化等方面的话题,将另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