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总公司海外战略起锚:打造中水电成国际水电公司


    “越困难的经济环境,越蕴藏着大的发展机遇。”在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简称三峡总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其总经理李永安表示,“三峡总公司必须以合并重组为契机,加快拓展海外业务的步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今日焦点2009年3月17日新医改方案定稿有望本周公布新医改最终稿有望本周公布,修订多达130多处,公立医院改革将加入竞争要素,基本药物不再定点生产。[深度报道]医改8500亿去向与医药分开之道[相关评论]新医改8500亿的投向分析多部委下放对外投资核准权铺路整体上市人保集团“收权”传战投单日减持建行1亿股

    3月9日,三峡总公司与中国银行签署协议,三峡总公司获得来自后者500亿元额度的授信,专门用于支持未来几年“走出去”战略的资金需求。

    而支撑三峡总公司海外扩张更重要的一个砝码则来自于与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国水投)的合并。

    经国务院2008年12月批复同意,三峡总公司与国水投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合并。这是中国电力行业首起央企合并重组。

    “国水投在并入三峡总公司的同时,公司架构也做了改变,其下面的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简称中水电)已被单独分立出来,中水电和国水投并列成为三峡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3月16日,三峡总公司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后中水电将成为三峡总公司实施海外战略的平台,其目标是将中水电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国际水电公司。”

    据上述人士透露,“目前中水电已经在巴基斯坦,老挝等国有了一些目标项目。”

    中水电转型

    “我们与三峡总公司的合并是从今年1月开始的,目前合并工作还在进行中。”中水电办公室主任金哲平对记者说,“此次并入三峡总公司后,中水电将实施主营业务转型,那就是从以国际工程承包为主逐步转变为投资、建设、运行、管理一体化的国际水电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中水电是20世纪70年代底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拥有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经营权的八大外经公司之一,是中国从事海外水利电力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目前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工程项目600余个,其占有的市场涉及25个国家和地区。

    据三峡总公司人士称,目前三峡总公司与国水投及中水电的合并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两家子公司都派出了几批以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为主的学习考察团,到三峡总公司学习考察,以体验三峡总公司的企业文化,增强认同感。而以李永安为领导的三峡总公司领导班子也分赴两家公司进行了交流。

    在中水电座谈时,李永安特别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应对世界金融风暴蔓延的四个措施中,加大开放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是其中之一。中水电公司作为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要在这一大环境下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而与三峡总公司的合并将给中水电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水电几十年来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宝贵的财富。进入三峡总公司之后,中水电的战略定位和经营思路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将从原来较为单纯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发展成为投资、建设、运行、管理四位一体的先进的国际水电公司。今后中水电可充分利用三峡总公司的品牌、实力和在水电行业的经营优势来实施主营业务战略转型。”李永安称,“希望把我们这次重组做成央企重组的典范。”

    而中水电总经理陆国俊在三峡总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也表示,公司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战略转型的专题研究,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转型规划,以尽早实现中国三峡总公司提出的“把中水电公司打造成为先进的国际水电公司”的战略目标。

    “中水电公司初步确定的战略转型步骤是先期由以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为主,海外投资业务为辅,逐步过渡到以海外投资业务为主,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为辅。”陆国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