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收益一次的是高管,
每月都有收益的是员工,
每天都有收益的是卖菜的,
干活就有收益的是零工。
收益的大小与机会的多少成反比,与结算周期成正比。每天都有的机会收益一定很小,遍地都是的机会是留给收破烂的。 越大的资金,越高的收益,它们的机会其实不多。找到了或等到了那样的机会,它们其实只出动一次。 眼花缭乱,到处都是机会,市场上充斥着喧哗与骚动,在其中大呼小叫汗流浃背的身影,都是散户。争先恐后抢着埋头拾钱的,迟早被拾了。
穷人和富人最根本的区别是,穷人每天都在找机会,一天没有收益他就会惶然不安,他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每天都能进点,所谓的细水常流。而富人知道,机会其实并不多。从时间上不多,所以经常要等;从空间上也不多,所以要耐心寻找。
----------------------------------------------------------------------------------
要想有富人的心态,先改变内心的结算周期,不要为每天都有的小收益沾沾自喜,不要为找不到小收益惴惴不安。

打火机不是火石,打不着火是不会使用,而不是打火机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值投资的故事比比皆是,可以从股神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所作“价值投资为什么能够持续战胜市场”的著名演讲中做了很好的回答,正是因为许多自以为是的伪“价值投资”者、短线操作者以及投机者的存在,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才有了获利机会。
从本质上说,“价值投资”的理念并不复杂,但也绝不时髦甚至是孤独的,如果把价值投资者的故事搬上银幕,更可能的是拍成充满内心独白、令人昏昏欲睡的冗长纪录片。
已年过九十的沃特·斯科劳斯是巴菲特曾列举过认为最好的几个价值投资者之一,沃特·斯科劳斯根本不与外界进行沟通,也没有任何获取有用信息的渠道。华尔街上几乎没有人认识他,他也根本不理会华尔街上的任何想法。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肯定是由特殊材料构成的,彼得·林奇是这样,约翰·聂夫也是这样,成功的投资家都是这样,惟其如此价值投资才是不可战胜的。
穷人的致富路(想起短线操作,以供大家共勉)
一个富人见一个穷人很可怜,发善心愿意帮他致富。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嘱咐他先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贫穷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开荒,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付诸了行动,只是当他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还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付诸了行动,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
终于春天来了,可是日子又艰难了,他又忍不住开始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穷人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来送种子,赫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