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先生的社会学观察很独到,他不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但是他比北京通常的“侃爷”要有见识。大概2002年前后,他提出一个中国社会“断裂”的概念;最近又提出一个“社会溃败”,这当然来自于社会现象观察,但也自有启示意义。以下是孙氏一篇长文的一部分,该文的其他内容太长,不适合网读,我也硬着头皮读完,发现这一点讲得最集中。
摘自“天益网”
关于社会衰败的问题,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呢?在最近这一段时间,由于金融危机社会神经又开始高度紧张,09年又是多少周年,很多事情的多少周年,所以社会高度紧张,08年是多事之秋,群体性事件多发一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又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和前面的判断有关系,对这个事情不要估计过分,不要估计过分不要反映过大。社会动荡的问题,十年前我也是这个看法,对这个危险性不要估计过于严重,中国发生大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并不大。 ( http://www.tecn.cn )
第一个问题是说,现在是不是焦虑错了问题,社会的焦虑是在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大规模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真正的危险不在这儿,社会溃败这个词我也不是觉得特别好,后来又找了几个词,费孝通的社会侵蚀,但是望文生义比较相近,但是还不是这个意思,就像土壤当中养料流失,主要讲农村的精英流失,就像土地越来越缺少养料、越来越板结一样,我说的也不是这个意思,如果用社会侵蚀很可能比社会溃败这个词更好一些。再一个亨廷顿的政治衰败,衰败比溃败程度要轻一点,可能更好一些,就看用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但是意思是明确的,对中国来说,威胁最大的不是社会动荡的问题,而是社会溃败,社会动荡等于是外部的打击,被人打伤了,社会溃败是内生的东西,自身的病,溃败和动荡不是一个东西。很小的事情都能让我们明显意识到这个东西,一是央视大火,因为类似的事故和灾害也发生过无数起,这次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像韩寒等一批都是自己用真名直接表达幸灾乐祸的感情,而且这种幸灾乐祸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这和原来是非常不一样的,这是一件事情。这场大火是人心丧尽的感觉,为什么这么兴奋呢?首先对中央电视台,对中央电视台,不是对中央电视台对别的东西不敢说就对着中央电视台来吧,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象征,从这里看到,那么多的跟贴,几乎看不到有任何的痛心、沉痛,也是几十亿十几个亿烧掉,一点没有,八十年代沈阳有一场大火,从电视上都可以看出来,毫不相干的人站在大街上放声大哭,觉得烧得很心疼,这次大家烧得兴高采烈。 ( http://www.tecn.cn )
第二件事情云南“躲猫猫”,我承认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浩真心想挽救社会公信力,网民出一些代表调查这个东西,使这个东西能够有公信力,即使采取了这个手段之后,大家还是不信,我不说调查结果什么样,还有拒绝饭局,要搜索作为网民代表的这些人。不信任的广度和深度在扩大,还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挽回这种公信力,或者说到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还有没有一个措施,让人们相信点什么东西,这都是很典型的社会溃败的表现,这种社会溃败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权力的失控,权力本身的控制基本上是两个环节,民主社会当中是通过民众的方式,对权力监督的方式,本身制衡的方式实现对权力的控制,在一个集权社会当中,通过自上而下,也有一个对权力的控制。我说的权力失控是指,来自于这两个方面的控制都是缺失的,作为民主政体当中来自权力制衡和民众对权力的控制不存在了,过去权力体当中自上而下的控制现在也已经开始丧失了,每一个权力的拥有者都在开始成为不受约束的人,这是最近这些年非常明显的趋势。 ( http://www.tecn.cn )
权力的失控动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权贵资本主义的形成,毛泽东时候的专制主义还是为了理想而专制,现在已经是赤裸裸的就是为了利益。这个东西形成之后,导致溃败。中国社会很多问题已经没有是非的观念,这其实是很表面的现象,是非观念缺少背后是人们对社会当中需要有一个是非观念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已经失去了认可,这个社会还是否需要有一个是否?仔细想我们是比较明确地说不需要有这个是非。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当中行动的时候,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利益,和家庭一样,父亲交的都是狐朋狗友,不是赌博就是嫖娼的,孩子生活要有一个好的道德观,是不可能的,这几年在社会当中的形势就很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社会权力失去控制,社会认同和向心力急剧流失,公信力急剧丧失,社会当中能够支撑是非价值在丧失,社会失去长远思考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表明的是社会衰败的过程。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下台的时候,因为腐败下台,美国一本杂志当中有一篇评论,菲律宾这个民族将来要为这个社会的腐败用一百年的时间付出代价,权贵资本主义实际上拉整个社会下水的方式,最后造成的是社会溃败的过程,而溃败的过程,是中国面临更现实的危险。 ( http://www.tec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