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建设,既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重大实际问题,又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教育理论问题。优良 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 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每个学校都应该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并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 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使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并接受正确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的高校有优良的校风,有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空气,有健康向上的集体 舆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才能正确地接受社会价值观 念和社会规范。在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中,有许多同志对校风的认识不一,理解各异。例如,有人认为校风 就是学风,抓校风建设就只需抓学生工作;有的认为校风就是学校的教育、行政措施,是学校的管理秩序,抓 校风建设就只需抓管理,整顿学校的管理秩序。也有这样的认识:一个学校的校风就是自身有别于其他学校校 风的独特风尚,这种理解也失之偏颇。我们认为,学校除了有由其自身历史传统、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及人员 组成上的差别而形成的特有风尚外,更应作为社会主义高校所体现出来的共性,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 严明的纪律、有民主的空气、创造的精神等。在这点上,即使是国别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学校校风也同样存 在一些共同的内容。现在,我们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优良的社会主义 校风,已日益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就校风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一点探析。
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并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