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问答(三)
问: 企业如何为我们应届生求职者做职业生涯的规划呢?
答:现在很多企业热衷为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这里你可以走技术岗位、业务岗位、管理岗位,三个岗位有不同的上升通道。
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是企业要对新员工个人的了解,另外对企业各个岗位发展变化的了解,现在市场变数太大,一个大学毕业生出去一生生涯四十年,绝大多数企业生命超不过三十年的,有的企业说我给你做一个一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不符合情理,三十年后你那特定的企业在不在都是个问题,企业无非是根据这个趋势去做而已。
为求职者做职业生涯的规划,如三年成为主管、五年成为经理,七年成为总监,十年成为企业CEO,十五年替代俞敏洪,二十年赶超王石与柳传志,这都行,由你的马跑,这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规划本身要考虑另外一些问题,如果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变化怎么办?你现在认为很好的那些行业变冷了,你认为很高薪的岗位变得没有人要了,那会不会很郁闷呢?行业本身会发生很多变化的。回头再去看看二十年前隔三差五在电视上与全国人民见面的企业及企业家大哥们吧!他们及他们的企业现在在哪呢?所以职业规划也要辩证去看待。
若说按照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一步一步稳稳当当走,会不会觉得很闷,人这一生的职业生涯完全按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是否太郁闷了,这也毫无乐趣、毫无创新,现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刺激我们的脑袋,我们难道按照这么死板的路走吗?是不是要规划?肯定要,但不要定太准确、太明确,太准备无误的目标,太准确的规划,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会太现实也不可能,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大概定一个方向就行了,这比较合理一些。
对未来的职业,同学们自己要定一个目标,工作是起码要让自己觉得平衡和快乐才行,在职场当中投入的这些精力、时间能够和自己的获得相平衡、相匹配就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和企业对你的期望平衡,你的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家长和朋友的期望平衡;但在大的方面(如企业风格、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等)你与企业有较大的差异,可以考虑换工作。
若同学们干几年后成为了所在行业的资深职业经理人了,与你目前行业相关的企业如重庆龙湖、美心集团现在挖你,给你多出目前你所在企业30%薪水,你们一看这两家又是不错的企业,那要不要跳槽呢?这又是你们以后将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即便目前这个公司老总是你的哥们、你的亲爹,该跳还要跳,你要争取更好的机会,你觉得好就干,不要犹豫。
企业都说以人为本、事业留人、薪水留人、待遇留人,你要辩证去看此类话,假如说有一家企业有裁员的经历,假如企业历史上经常性的有残酷的措施,你就会知道企业所谓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成本,其实多数企业是以人为成本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般的价值观很少出现过,这反映在企业中,以成本为本的理念倒是符合传统文化的习惯。
这不是企业是与否、好与否的一个简单问题,企业行为是大的传统文化概念的具体投影。这一点同学们要慢慢去体会,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多考虑这方面问题,是你对世界、对社会、对企业更深刻认识的话题,也是一辈子需要深思的问题,从文化、从历史、从哲学高度去分析、去思考问题,传统文化表面的优美、迷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要用你的慧眼看个清清楚楚才行,这样你在工作、生活中会化解掉许许多多的不如意的事情,这会使你的人生更加的充实和饱满,也会使你的生活有质量也有数量。
要时时武装你的钱袋,更要经常性武装你的脑袋。
要物质与精神双文明,就是党提倡的。如此这一生才不会有遗憾,许多遗憾就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怨不得你亲爹,也怨不得任何人和任何组织。
企业给你做规划是企业的负责任态度,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应对能力。
同学们要牢记的一点是,你们马上就要走向社会,企业给你一个多大的舞台取决于你武艺的高强,企业只是帮助你认清脚下的路,把你领进门,修行要靠你自己,你的规划路子的每一步,肯定是你自己走出来的,人生规划的主体就是你自己,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这句话是永远不灭的真理,需要一生去牢记,如此你才会成长为企业的栋梁之才。
这就是我要与大家谈的把握职业生涯规划大方向的概念。
问: 求职是要从自己的自身发展来考虑,若我们看不准或看走眼一个企业了呢?假如说很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第一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升职也无望,薪水跟同学比一般或者偏下,那又想跳,那会不会越跳越差?他该如何判断呢?
答:首先你评估自己的能力,在第一年工作过程中不断对自己评估,你有一个大概的目标,我下一份工作,即便是同行业、同职业,我也要有收入更高的,什么样的企业符合要求的,你短期可以设定一个目标,这个企业的岗位用怎么样的人,他要求的能力、经验、技能、资源,我现在哪方面缺,缺什么咱们补什么啊!根据市场的需要打造自己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