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IT人,算算自己在网络中混迹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为什么会被凤凰博报给迷住,并且到如今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把它当成每日必备的功课,舍不得离不开。认真回顾我上博客以来的心路历程,真正改变的可能不是博客风格,而是我自己的思想,始终在不断地变化。
四大网站皆上过,应该说各有各的精彩。新浪的内容一向是大而全,腾讯的文字里洋溢的是青春的活力;搜狐越来越有灵气,而网易则一直遵循少而精的路线在前进着。凤凰多是个什么风格?与上述四家相比,很不一样。如果非要找个词儿来形容的话,我发现一个词的容量远远不够。
我开博是在新浪,流量最高是腾讯。最开始开博很兴奋,有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感觉。记得当时激动到手都在发抖。或许现在想想会感觉很好笑,不就开个博客么?至于如此激动么?其实,那时候对博客的理解远没有现在深,那时人不在北京,博客对我而言,就是通向世界的一扇窗,是一个自我表演的舞台。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主动权,也真正见识到了博客的魅力。借助这个新科技玩意儿,能够看到那么大的信息量,能够一览世界,是件非常过瘾的事。
随着阅历的增长,想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喜欢浮躁的声音和浮躁的文字。自从新浪博客改版,版面上多数成为心情文章或者是婚姻恋爱文章时,我就失去欣赏它的目光了。不是新浪不好,而是我的思想已经不再满足于他们提供的文章。我希望了解时事,看到一些深刻、尖锐、全面的评论。这其实不是对一篇文章的要求,而是对一个网站的要求。只是我自己未曾觉察到。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一位时常给我邮件的朋友来信,登载了拉法兰在中国开的博客,链接点进去,惊奇地发现居然是在凤凰网。那时候才知道凤凰网的作者层次是非常高的。高端作者的背后,带来的是高品质的内容。不知不觉迷上凤凰,喜欢阅读凤凰博报。凤凰网的色彩运用、质朴表达,尖锐声音,都是我所喜欢的。凤凰网似乎知道读者想要什么,它的页面并不花哨,但深入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很耐读。正是因为聚焦了这样一群优秀的博客,才造就了凤凰网优秀的内容吧。
个人感觉,凤凰博报,乃至整个凤凰网,最明显的特点是人文气息充斥其间。或许是我老了,看到半截文章实在是生气,忍不住要骂作者。那种感觉就象洗澡没洗清透,很不痛快。看凤凰网的文章,文化也好,时政也罢,历史角度、现实角度,作者都会给你说到通透讲个明白。就是这股认真劲儿,让我能够在文字间好好思考一番;也是这股认真劲儿,让我真正觉得凤凰网总是会提供给我不一样的视角。
不知道凤凰卫视与凤凰网有多少相似。我租的房子虽然有电视,但绝大多数时候是个摆设。这里收不到凤凰卫视,网上虽然提供凤凰的电视节目,我却很少有时间看。网络一族,看电视的越来越少。我自己也是。但就风格而言,凤凰网是我所喜欢的。如果,它的信息量能够再大一些就好了。当然,浓缩的都是精品,精品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说起来也有些意思。当初听过凤凰网的大名,也听过凤凰网COO去IT龙门阵做的演讲,这些都没有勾起我上凤凰网的兴趣。倒是朋友邮件的内容吸引了我,以致于如今成了凤凰网的粉丝。有时候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想,或许广告的手法不如口碑传播就是象我这样的现实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