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国现代文学肥沃的田野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肥沃的田野

无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如何改写与重写,鲁迅都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

鲁迅(1881——1836),文学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18819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在日本留学时,先学医,后认为光有健壮的身体并不能强国,必须要有健康的灵魂,于是从文,试图以此改造国民精神。

1918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如果我们把鲁迅的小说看作是一个框架结构的话,这篇小说就是鲁迅小说的总纲。192112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描写一个流氓无产者阿Q的一生,揭示了“精神胜利法”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1923年出版小说集《呐喊》,1926年出版小说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1936年出版取材于历史题材的小说集《故事新编》。鲁迅的后期主要写作杂文,出版杂文集十数本。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作为发起人,成为了领袖。19361019,因病逝世于上海。

鲁迅的贡献在于: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巨大悲悯和严正态度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第一人;他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种样式,并使之成熟;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的传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巨大,成为后世创作提供了源泉和广阔的沃野。

在对待诺贝尔文学奖上,鲁迅曾说,梁启超不配,自己也不够资格,中国作家还须努力。这并不只是鲁迅的谦逊,而应是一种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