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苏荣的“有困难不要紧”


     2月12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参加该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赣州团审议。在谈及应对金融危机时,苏荣提出,全省应树立雄心壮志抢抓机遇,“有困难不要紧,怕就怕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不思进取,我们一定要正视现实,勇于面对挑战。”(http://news.jxgdw.com/jszg/1021778.html)他的话,大大地提振了代表们攻坚克难的信心。

  人活在这个世上,谁不巴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生存发展境界?然而,这样的境界又能碰到几多哩,而且这种境界也往往很多是人们主观努力的结果,老天的主动赏赐往往是极少的。其实,即使是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的境界里,也还要克服来自诸如水阻风偏等多方面的行船干扰和阻碍,只不过这种干扰和阻碍大小不同罢了。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也未必都能事事遂人心愿。在这个世界上矛盾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你要有所收获,有所成就,你就必须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努力促进矛盾的加速转化。在我们事业中,曾有多少困难被我们克服,又有多少事不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而做成的?当前,我们正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是,只要我们积极进取,迎难而上,科学应对,就没有我们过不去的火焰山。

  “有困难不要紧”,显示了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大无畏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信心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积极态度。温家宝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困难有时突出如其来,毫无商量,让人无所准备。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镇静,而镇静则正是一种信心和能力的表现。有了这种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才能积极应对困难,才能在困难面前转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机遇期。相反,如果我们如临大敌,我们就可能惊慌失措,甚至一蹶不振。事实上,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尽管已经和将要给我们的经济再来巨大的冲击,但是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换过视角来看,我们便会发现里面很多机遇或积极因素。比如经济成本的降低,产业和转移等等。需要的是我们能镇定下来,充满战胜困难的豪气和信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这些积极因素,并想出办法来科学地发掘和利用好这样因素。

  成功和胜利总是属于充满自信、积极进取的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应该有这种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豪气,在我们面临金融危机冲击的这个困难时期,我们应该牢记当年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我想,当年我们在哪样艰难的情况下也要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打垮,今天强盛起来了的中国还不能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