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日前对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全面达小康情况进行了随机电话民意调查,有听众反映,当地干部要求受访群众按照事先专门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当地不少中小学还专门放假一天,让学生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记者深入采访发现,这一起起公然造假的民意调查背后,是当地政府的个别干部为了“小康达标”的政绩而欺上瞒下,自导自演。(2009年2月1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中国广播网)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赞成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意调查,是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直观地说,民意调查,就是调查社会大众对某件事、某个现象的看法。民意调查,必须客观真实,才能为决策参考提供科学依据。但是南通数县市在关于全面大小康民意调查时公然造假,在群众中和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已经不仅仅是用“丑闻”二字所能概括得了的。
俗话说,民心不为违,民意不可背。但是,南通数县市却拿民意当泥捏,随意而为、肆意践踏,近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在江苏省随机进行的全面大小康的电话民意调查活动中,当地干部要求受访群众按照事先专门发放的标准答案回答提问,当地不少中小学还专门放假一天,让学生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这种强迫民意、强奸民意的做法,实在不应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官员之所为。不知通过这种欺上瞒下的方式换来的“全面达小康”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地干部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强迫群众睁眼说瞎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公权力,他们说的话,老百姓不能不听;他们犯的错,老百姓又不敢揭发。但是,领导手中的权力向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每名共产党员,不论自己身在何处,身居何职,都应该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坚持原则、承担责任, 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刻在心中,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努力成为一个有高尚追求的人,成为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干部。相反,如果滥用权、乱用权,除了会亵渎公权力的神圣外,还会引来群众的耻笑和谩骂,甚至动摇我们的执政之基。
当然,那些一心想着如何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官员,心中盘算的绝不可能是如何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得到真实惠,而肯定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一己私利。他们也许认为,“全面大小康”的指标达到了,上级领导高兴了,说不定还能赐自己个“顶戴花翎”戴戴,没准还能捞上些奖金、福利什么的。正因为造假有很多“好处”,所以很多官员不惜铤而走险,根本不顾群众的感受。但是,通过造假换来的目标完成,是对江苏省提出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高水平小康的极大讽刺,更是对历史和人民的极大犯罪,它也许能换来某些人暂时的“好处”,但是这种不务正业、靠弄虚作假建设小康社会的作风和做法,只会使党和国家蒙羞、人民群众遭殃。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苏提出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高水平小康,并且将民意调查引入了小康认定机制,明确规定民意调查认可度超过60% 才能认定该县(市)全面小康达标。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善举。但是,在南通数县市为了顺利通过小康验收,镇里、村里开了三四次会,干部们层层“承包”,挨家挨户到每个有电话的村民家进行动员,保证调查时不说错话。对那些按照标准答案说好话的村民,进行少则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奖励。当地中小学还专门给学生放了一天假,老师要求学生把标准答案背熟记牢,贴在电话机旁边,协助家长应对小康验收电话。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但是,一些地方官员,由于政绩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严重扭曲,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运用得轻松自如,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记者在启东、海门、通州等地采访时,很多党员都对公然造假表示痛心。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对我们说:吹牛!实际上没这么好!谁说实事求是的话地方上就批评你,说谎话却要奖给你钱。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将群众的满意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为了追求政绩将倾听民意变成了包办民意,只会损害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干部要求群众说谎、为人师表的老师教学生说谎,一次严肃的民意调查,由于当地政府的公然造假,竟然演变成一场小康闹剧,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相关新闻:
江苏南通数县市民意调查造假 个别干部为政绩欺上瞒下
民意调查公然造假不仅仅是“丑闻”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