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最意外的收获


 

 

本篇博文参加“现金大派送博友全互动”活动,欲知详情请点击 

 

    “乾隆六下江南,不为江山社稷”, 从官方正史到民间野史,乾隆的声誉,全毁在了他生前引以为傲的南巡。

    乾隆人到晚年,追忆当年声势浩大的江南旅游,也悔恨不已。《清史稿》载有乾隆思过言:余当政六十载,虽无大错。然六度南巡,劳民伤财,好事终成大错。

 

 

微服私访,为民间八卦插上想象的翅膀

乾隆爷是帝王中无可争议的第一

 

    但是当今天的我们从新的角度看,乾隆皇帝当年释放旅游情怀,并非只是图一己之快这么简单。奢华南巡,一路创建人文景观,留下众多风雅传说,大大丰富今天江南地区旅游资源,充分发扬皇帝在“可持续发展观”上的“远见卓识”。

    南巡途中,乾隆还深谙“人才最贵”之道,在江南打破科举成规,亲自命题,当场录用社会精英,为自己拓展大清帝国经营业务。

 

    前日闲情偶读,发现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争议之外,竟还藏着一个最意外的收获。

 

    正是蒙乾隆在江南普降科举甘霖,一位吴越人才横空出世,并成清王朝中流砥柱,与纪晓岚、刘墉、钱大昕、和绅等在帝国中枢共舞。

    这人才,便是王昶。

    细数如上风流人物,无不身负秉异,不是聪明绝顶,就是罗锅在背,不是博学多才,就是贪得无厌。

 

 

 乾隆帝下江南捞到的“宝”—王昶

 

    那么,这个王昶又有何奇特呢?

    “不走寻常路”,也许是这位江南才子一生的写照。

 

不走寻常读书路

    王昶,字德甫,号述奄,又号兰泉。雍正三年(1725年)生于上海青浦朱家角一个衰落的书香门第。其父王士毅博学。这位42岁的父亲,对唯一的儿子疼爱有加。

    为培养王昶,也许还有一点挑战“应试教育”的不满,王父别出心裁,自编教材。他编著的《百世师录》,是为儿子独家定制的课本,收有自战国时屈原至明末史可法,共140个为实现报国之志、崇高理想而殉节的刚烈之士的事迹。小小的王昶同学,在古今英雄志士的陪伴中茁壮成长。

    只可惜,王昶未及加冠,王父便因病早逝。幸而王昶并未因此辍学,而是一边帮母亲卖布,一边投身与父亲相交甚好的名师门下,继续勤学深造。

    朱家角现在还有传说,说当年这位知书达理,气象渐成的业余卖布郎,很得镇上人的青睐,他的布被看成是“免检产品”,销量稳定。他本人还被镇上布店老板看中,成了老板的东床快婿。

 

 

王昶卖布头,不仅无需这样卖力吆喝

还顺利娶得美娇娘,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因为学业卓绝,王昶被苏州府紫阳书院录取,享受助学补贴。

    紫阳书院属官办,授业者均为当时大师级人物。王昶文才初现,尤以诗词见长。另外,他还研究经学,偏好金石文字,书法碑刻,天文地理,无所不究。

    如此这般,这位当地著名青年才俊,赫然跻身“吴中七君子”之列。水乡生活滋润,少年王昶理应潇洒过一生。

 

不走寻常科举路

    按照当时的主流意识,本地荣耀何足挂齿,未经科举,终非正道。王昶本身也热衷仕途,可惜一连几次乡试不中,自我价值不得证明。

    乾隆十九年(1754年),王昶终于中举,那时他已经29岁了。

    第二年,他入京中得进士。可惜生不逢时,当时朝廷人才过剩,王昶被打入属于人才资源库的“成进士,归选班”,打道回府,等待分配通知。

    王昶生命中第一次重大的“不寻常”来临了。

    1757年正月,乾隆二次南巡,并在途中召试。王昶终于在主考官乾隆不以八股论精英,为才是举的开明招聘中,以出众的才华通过笔试,并以流畅深刻的论辩通过面试,荣登榜首,得乾隆亲见。

    求才心切,深感相见恨晚的乾隆,当即授予王昶内阁中书,入职军机处。随后王昶又以火箭般的速度连连升迁,先任刑事主事,再迁员外郎、郎中。

 

清朝官员分“九品”

官场生涯也得“久品”啊

 

    王昶的简历,也增色添彩不断,历任官衔不断高升:

    鸿胪寺卿,正四品(相当于外交部长,正厅级加。)

    大理寺卿,正三品(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副部级。)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相当于中纪委副书记,副部级。)

    刑部右侍郎,正二品(相当于副国级,国务委员兼副部长。)

 

    江南小镇上的青年才俊,终于如愿踏入仕途,并迅速平步青云,入驻大清王朝的中枢。

    在那里,他将与这个王朝的最高领导者,最博学多才的大臣,最阴险狡诈的政客,进行一次次的巅峰对决。

 

不走寻常为官路

    王昶的官场之路,走得也是大起大落,惊心动魄。

    最初几年连连加功进爵的荣耀里,暗暗酝酿一次毁灭性的变故。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有一位卢见曾,犯下私吞盐运税赋的案子,看似不相干的案件,却将王昶牵连进来。怎么说呢?

    这卢见曾,与纪晓岚是亲家,而纪晓岚与王昶又是哥们儿。为了这哥们儿义气,王昶向卢见曾透露了乾隆向其“抄家问赃”的密旨。

    很快事发,王昶与纪晓岚等大臣一起被乾隆治罪。纪晓岚发配新疆,王昶被罢官。

王昶的哥们儿纪晓岚

 

    有道是,这个“王昶”不寻常。

    当时正逢云贵边境起战。云贵总督大学士阿桂,器重王昶才干,奏请乾隆批准,用王昶为总督参赞。

    文臣王昶,开始了他九年的戎马生涯。

    这军营九年中,王昶屡建军功,共计十三级。凯旋之日,乾隆亲自接见,赐宴紫光阁。

    从此,乾隆对王昶高度信任,纳为心腹,地方上哪里出问题,总一句“代朕出宫”,交由王昶处理。

    这期间,他多次深入地方,进行多年平乱、治安、办学、赈灾、开矿等具体工作。德高望重。

   

    但是,有百姓的拥戴,有皇帝的器重在身,当然也就有小人的算计。

    那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事情。

 

 

和大人登场

 

    王昶奉旨主持乡试。依附和绅的官员,想给和绅侄儿开绿灯,将其考卷单独拿给王昶圈选。和大人可是乾隆跟前的第一大红人,一等忠襄公,还身兼殿阁首席大学士(正一品,正国级,政治局常委)、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总司令),大家对王昶的回应志在必得。

    可想而知,王昶的严词拒绝,会招来何等的嫉恨。和绅旋即启奏乾隆,说乡试有弊,请求复试。但参加考试者均有真才实学,乾隆也心知肚明,没有批准。和绅阴谋未成,从此与王昶结下梁子。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70岁的王昶,厌倦官场尔虞我诈,向乾隆上交辞呈,望归乡养老。情商很高的乾隆皇帝没有强留。

    回到朱家角家乡的王昶,建起清简小院“三泖渔庄”,颐养天年,改建“春融草堂”,以文会友。人生的句号,也许就将这样恬淡地画下。

 

不走寻常归隐路

    寻常的返乡归隐,应该是采菊竹篱下,悠然淀山湖吧。

    那么不寻常的呢?

   

    嘉庆四年(1799年),年轻的新皇帝开始对失却乾隆庇护的大贪官和绅反攻倒算。

    对和绅抄了个盆满钵满之后,嘉庆皇帝决心将反腐倡廉工作进行到底。

    在追究云南铜政亏空问题上,朝廷竟下达命令,要在把亏损的银两,由20年内的历任云南督抚藩使来掏腰包分摊,充入国库。

    曾任职“云南省省长”,现已退休在老家的王昶同志,也没有得到特殊对待,得到两万两白银的“亏损分红”。

     王昶为官数十年却一直明辨“君子与财”的关系,属于“人活着,钱一直没有”那一型。退休后,除了青浦三泖渔庄的草堂一院,加上几部毕生心血化成的著作,再无其它财产了。

    为了还这笔来路不明的烂账,王昶同志只好变卖宅地,将全家人带到宗祠中栖身,清贫度日。到了后来,为了活着,王昶甚至去附近太仓、杭州的书院讲书,发挥余热,教书育人。

 

 

昔人已乘黄鹤去,纪念馆围起一方故土,风骨永存

 

    嘉庆十一年(1806年),在宗祠中度过7年光景的王昶同志,因病逝世,享年83岁。

    身前,他是备受爱戴的人民领导;身后,他又经《金石萃编》、《大清统一志》、《续三通》、《春融堂集》、《湖海诗传》、《湖海文选》、《明词综》、《清词综》、《青浦诗传》等价值极高的经略、金石、文学著作传世不朽。《辞海》把王昶归为“清代学者”,足见其文学成就之高。

  

    也是在王昶变卖宅地的那一年,乾隆驾崩。我想,当他说出“六度南巡,劳民伤财”这等悔恨之言时,至少有个王昶让他感到欣慰。

   

    如今,当年的“三泖渔庄”早已不复存在,朱家角新建的一座王昶纪念馆中,留有王昶的塑像供游人瞻仰。与古镇上的其它精致景观相比,王昶纪念馆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尴尬。在如流水般淌过朱家角旧石街的访客里,甚至在祖祖辈辈安居于此的乡民里,有几人真正了解王昶当年的荣耀,有几人真正领会王昶当年的心忧?

    希望下江南的你,也能像乾隆一样,有一种意外的收获。

 

更多文章,请回首页 

 

 现金大派送  博友全互动

 

第一批获奖者名单已经产生啦,快去看看有没有你?

 

  凡在本博主2009年1月4日至 12月31日发表的博文留下评语的读者,均有机会参与每月现金奖及年终大奖抽奖。本博主将从期间所有读者评语中,抽奖产生每月现金奖1名,全年12名(奖金每人500元);年底抽奖产生年终大奖1名(奖品5000元现金或价值10000元的上海青浦三日游产品)。

  此外,活动期间,若您发表的评语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第1页、第5页,第10页和第15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收到一份惊喜礼物。

几点备注:

1/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性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

 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2/ 本次互动接受读者多次中奖;

3/ 为确保读者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

4/ 如果中奖评语者为匿名用户,则奖品自动转由下一位使用用户名发表评语的读者领取;

5/ 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也可发邮件与博主联系;

6/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严正声明:本文由贾云峰:旅行即人生新浪博客独家首发,网络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姓名,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合作!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博主个人网站:www.jiayunfeng.com

公司网址:www.dnjpr.com

邮箱网址:[email protected]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