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大米
我们到一个单位工作,是要做一个好员工的。开始的时候,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可比老黄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的曲折,我们变了,变得不像我们自己了。这个时候,有一个理论,所谓染缸理论,给我们一个解释,一个借口。错的不是我们这块白布,而是这口黑色的染缸。
因为,我们发现,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无论我们怎样表现,都不能随缘。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我们本来是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可是,这样的真实往往换来的是不公平的待遇。于是,我们偷懒耍滑,我们刁钻蛮横,我们得到的却多了起来。幼儿园的阿姨说,能哭的孩子有糖吃。老板说,捣蛋的员工惹不起。看起来,这是捣蛋的员工赚了,软弱的老板赔了。其实,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员工失去了自我。老板失去了公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资源短缺。你想,就一只苹果,现在有10个人争先进,夺锦标,总会有失望的。老板不可能保证每人一只苹果。把一只苹果切成10块,那叫大锅饭,是不会有效率的,这个我们都已经经历了,知道了。儒家的一味进去,有时候,就不是一个好的生活态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头来,就是更大的失望。道家的无为,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既然就这么一个苹果,就让别人去争吧,咱喝白开水,一样降火。我们发现,一个办公室里,总会有一个大闲人。这是一个哲人。这个哲人,又有点儿像稻草人。他有一个警示作用。是给勤奋的人的一个安慰,同时,也是一个促进。你得好好干了,如果你也偷懒,那么,我就要勤快了。我们得保证老板把这只苹果派下去。
老话有许多不真实的地方。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现世现报。还有,人行好事,不问前程。可是,又有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其实,没有这样的因果关系。有的,更多的是偶然的关系。我们是生活在偶然之中的,就像我们买彩票中大奖,我们乘飞机遇空难。
我们的不真实导致了我们灵魂的苦痛,从而,也导致我们的生活不再自由。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精神鼓励,我们常常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见一些不三不四之人,讲一些不尴不尬之话。明明是生死对头,可是,还要笑脸相迎,举杯致意。把一个好员工逼走了,临走的时候,是一定要开一个隆重的欢迎大会,搞一个丰盛的最后的午餐的,不仅如此,还要多发一个月的薪水,另派一个价格不菲的红包。这些都是为了息事宁人,可谓送瘟神。老板的理论是,可以没有一个朋友,但是,也决不能有一个仇人。老板的心在滴血,可是,脸上却笑开了花儿,好比带血的玫瑰。员工本来是恨的牙根痒痒的,可是,面对这样的物质诱惑,也只好偃旗息鼓,从此敬而远之了。
当社会分工出现,有钱人和穷人分成两大阵营,这个社会就不再太平了。有钱人统治者穷人,可是,穷人也可以反制有钱人,所谓奴大欺主,店大欺客。调整劳资关系、主奴关系的杠杆有两个:面包+大棒。于是乎,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消彼长,河东河西。当然,面包要吃,大棒也得挨。万岁要听,“不得好死”也得受。你有愚民政策,咱也有愚君政策,所谓“红嘴绿鹦哥”(菠菜)就是。
怎样才能消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仇视呢?联合国人权条文有这样的两条:一、把人当人看;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板不是一个东西,是一个人,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员工也不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有尊严的劳动者。自己不想被人欺骗,也不要去欺骗别人。自己不愿意被别人盘剥,也不要去盘剥别人。不能堤内损失堤外补,挨了厂长骂,回到科室就骂科员,科员回到家里骂老婆,老婆打孩子,孩子踢小狗,小狗咬小猫,小猫逮老鼠(这是它的工作,可是,当作撒气则不可取也),老鼠就去偷大米。最委屈的是大米。可是,大米也是有脾气的,它要生霉,要坏你的胃。(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