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眼花缭乱的文学现象,作家怎么样突破自己,的确是一件重要的事。比如前一阵子,中国作家去外国走了一圈,于是就有人写出文章吹捧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中国文学真的走向世界了吗?我看未必,我对此也写出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是中国作家走向世界,并不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当时还有人不理解,认为我在胡说,实际上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文学并没有走向世界,虽然有几十个作家间接或者直接去了外国,但中国文学并不见好转,仍旧存在各式各样。尤其是作家与作家之间还需要沟通,还需要彼此了解,说实话现在的中国作家凝聚力差点儿,他们都自顾不暇,沟通欠缺。
最近,诗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再度当选为淮安市作家协会主席的赵恺就有这样回答:我们向世界展示的文学应当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后精神内核的变革,要有原创性变革,这个变革还要体现出东方史诗式的变革。赵恺谈到淮安文学现状时直言不足:我们停留在自喜“发表”、“获奖”两个层次上的时间太久了。淮安文学缺少在全省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作家。作家的定义是,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这里的关键词不是写作,而是“有成就”。作家,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生活品质。
他举一反三,在1993年至2002年担任过捷克共和国总统的作家哈维尔说过,作家人到中年时有三个选择:一是金盘洗手,留存好原有的辉煌。二是继续写作,只是不断重复自己,自娱娱人;三是呼吸第二口气,超越自己。赵恺直言,不少人做的是第二选择。不能超越,只能重复,是创作生命的死亡。赵恺说,缺少高远的志向,缺少勤奋的吸收,缺少独特性的创造,就缺少了在江苏省的代表人物,就缺少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作家的责任是对人性的批判,对神性的引导,上升不到这个思维制高点,正是淮安作家群素养不足的表现之一。其次,“营养”单一是素养不足的表现之二。我们去了解过圈子外的奥斯卡得主、柏林金熊奖及其他门类奖项得主的生活与艺术成功的脉络了么?其三是没有独创性思维。诺贝尔设的文学奖评奖条件只有两个:一是人性张扬,二是艺术创新。作家,从哲学层面上讲,就是精神“创世记”的作者。我们素养中缺少了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元素,所以缺少了独创性。
他说,中国改革开放是历史进程的巨变,中国文学应当是巨变中的巨变。我们应当补上自己素养的不足,创作出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后精神内核变革的东方史诗式的作品来,这才无愧于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实际上,从他的讲话里不难看出现阶段文学是什么样,作家又是什么样,绝大多数作家的确存在一种发表和获奖这两个层次,由此可见,突破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作家怎么样突破自己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