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血缘关系来组建社会的,而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以契约关系来组建社会的。关于这两种文化,孰优孰劣是不能简单下判断的。但在中国近代,儒家文化遭到了彻底的质疑,原因是有以下几个事实颠覆了中国人的自我认识。
一是鸦片战争的爆发,列强割据,拥有几百万大军的清政府,GDP当时是世界其他国家的至少6倍,就这么一个经济强国,结果不堪一击,被英国4000多人的海军武装力量打败;二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军阀割据,民族与科学的思想铺天盖地地席卷中国,穿长袍的国人被穿西服的国人剪掉了鞭子不说,孔乙己们连最后吃茴香豆的一点尊严也已在“多乎哉不多也”中彻底斯文扫地了;三是文化大革命和知青运动,官僚割据,多少秀才不得不参加到批斗自己父母的行列中去,多少大家闺秀只能顾着抢面包,根本无力去抵挡那些特权者的咸猪手;四是联产承包和造房运动,空间割据势力很快向家庭蔓延,家族割据,许多家族各霸一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房运动。
以上四个步骤让西方人的契约思想彻底渗透到了国人身边,每一次都是从被欺负开始到反欺负结束。列强割据,刺激了中国人国家主权意识;军阀割据,刺激了地方武装的发展;官僚割据,刺激了结社自由思想的诞生,民营企业挺身而出;家族割据,或准家族割据,刺激了国人反蜗居生活的浪潮,这一波浪潮正在开始。人们不再仅仅为国家主权而战,而是还要为个体的主权而战,为人权而战,人权高于国家主权。基于以上事实,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衰亡的时候到了,家人靠不住,不如靠强有力的同伴,而同伴就是用契约关系产生的。
我们再来看看儒家文化吧,以血缘关系来组织社会,认为很不靠谱,很多人非常平庸,仅仅是因为父母不错,就凭空先天地继承了很多资源,这些物质资源尚可继承,可精神资源无法简单继承,导致这些物质资产也无法真正继承,于是就出现了富不过二代的问题。耶鲁大学的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认为“富二代”问题是儒家文化的弊端产生的,主张用契约思想来代替儒家文化,认为与其用孝道思想来养老,不如用现代金融思想来养老。
之所以出现这种儒家思想过时的现象,并不是西方契约思想对东方的野蛮入侵,也不是儒家思想真的无用了。陈志武教授用契约思想来打击中国儒家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他打击的儒家文化并非是儒家的正统文化,而是一支腐朽的儒家文化,陈志武教授用开放的契约思想来代替腐朽自闭的儒家文化,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儒家文化什么时候开始自闭了呢?从郑和下西洋归来以后就自闭了,以为西方世界没什么可学的。可人家西方呢念念不忘东方,要去寻找东方黄金珠宝,结果400年前的五月花号,来到了美洲,走上了空间开放的探索之路。儒家文化的精髓呢?开始慢慢丧失。连陈寅恪、胡适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没有找到,而一些民间觉者,又没有找到恰到好处的语言衔接,于是东方人要经历磨难也就再所难免了。当然陈志武教授也没有发现它。这样他的经济学思想要来到中国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注定会有盲区。
陈志武教授和许多许多的中国人一样,并不理解老祖宗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并不是简单的血缘关系,孝道思想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孝敬自己的父母这一简单的层面上的,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个家族显然是自闭的,如果有这样的自闭的家族,必然有地方保护主义势力产生,必然会产生出一个被强国包围的一个神经质似的国家,必然会害怕他国入侵而率先发动战争,而最终导致自己惨败。如果儒家文化是这样的,华夏民族早就灭亡了。也正因为不是这样,中国崛起,老外经常看不懂,因为根本不是某些被宣传者的功劳,他们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许多中国人也并不知道儒家文化,或者说曲解了儒家文化,所以中国人目前处在危险的边缘,反而陈志武的契约思想是拯救中国经济的一济良药。
孝道思想是建立在孝敬历代父母的前提下的,孝敬历代父母高于孝敬父母,正如契约思想,建立在相信上帝要高于相信总统一样。眼下的中国人顶多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知道孝敬历代祖先吗?不知道,根本就不会管那么多,于是经常会听到家族与家族之间血拼的现象,如果懂得孝敬历代父母,这样的血拼会有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果懂得往上追溯,人与人之间不都有血缘关系吗?越抽象的血缘关系越重要,因为指向人祖。
陈志武教授完全误会了儒家思想的养老思想,儒家文化是靠育儿来养老的吗?非也。儒家文化推崇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工作到老,不主张以小养老,而是以养小来报答父母,并承认报答不尽,需要继续获得父母的养育。那些自以为可以报答父母的孩子,我认为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这种自以为是的思想,父母知道会很伤心。那有人会说,照这么说,啃老是应该的咯,也不是应该的,强制获得父母的养育就是啃老,我们要用真诚的恳求,用祈祷,而不是用简单的乞讨去获得帮助。那些老年人,父母都过逝了,还能获得他们父母的养育吗?我可以肯定的说,能!无时无刻不是在自己的历代父母的养育中。
当你明白真正的儒家思想时,你就不会去盲目宠爱自己的孩子了,根本就不会把财产和权利交给不称职的子女,继承权根本就不是简单的世袭。华夏民族正因为明白真正的儒家文化,5000年来,才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是到了近代,后儒家文化,断章取义地支解了儒家文化,才迎来了西方契约思想空降华夏大地,这一思想从空间开放的角度,修复了儒家文化中的一支自闭的文化,这一过程是通过侵略与反侵略来实现的,付出了血的代价。因此,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非常感谢这一文化,中国人的住房困境,契约文化,可以圆满地化解这一冲突,但世界上的能源困境,最终要怎么解决,真正的儒家文化可以找到答案。
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极端分离主义,这种不偏不依的自立思想,主张向已知的东西分离,而回归到未知的世界中去,我们对晚辈是熟悉的,而对长辈是不熟悉的,不断脱壳的分离运动,总是让晚辈受益,自己去承受苦难,以便获得更高的长辈的支持。这种不断寻找新能源的做法,就如同寻找第一推动,就是为了获得传统的支持,奥巴马的中国之行,阐明了这一立场。西方人也感受到了真正的儒家文化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