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货币喜新厌旧“卖花姑娘”花妮下岗(图)



 



   


去年10月写了篇《朝鲜的明星最值钱》的文章,被满天下转载,热热闹闹的。


这两天,本博秦全耀一直密切关注朝鲜新币到底是些什么模样,会不会水涨船高,朝鲜1元旧币上的“卖花姑娘”花妮,又会不会随着新币往上涨,变成100元、1000元呢?就在不到两个月前,扮演
“卖花姑娘”花妮的电影演员洪英姬还被破格重用,被金正日总书记亲自派遣到机场为中国总理送献花呢!

很失望,在新币上找来找去,始终不见花妮踪影。刚刚接到丹东朋友的电话,两个月河东,两个月河西,“卖花姑娘”花妮在新币上失业了,成了正式下岗的
“下岗女工”

1971年,年仅18岁的朝鲜电影演员洪英姬,第一次触电就扮演了影片《卖花姑娘》中的“花妮”,博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赞誉。
因此电影《卖花姑娘》中的洪英姬剧照曾两次被放到了朝鲜的流通纸币上。第一次是出现在1976年版1元纸币的背面图案中。第二次则出现在1992年版1元纸币的正面图案中。从此“花妮”真的成了全球第一个被印上了货币的让人花钱的演艺界小女子。真可谓名副其实的“花妮”。

凡能上货币的“大脑袋”,往往都是开国立国的总统或金融家科学家等。如美元上的“大脑袋”华盛顿、杰斐逊、林肯、汉密尔顿、富兰克林。这个惯例几乎成了全 世界各国货币的普世规则,凡有钱处,上面必有“大脑袋”。这“大脑袋”一准是政治家、革命家、金融家、科学家,不可能有什么莎朗斯通、章子怡等演艺界人 士,明星就是再棒再牛x也不能当钱花。

显然这个全世界通行的定律被朝鲜破了纪录。不过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大脑袋”是100元,而洪英姬只是1元钱。


这次朝鲜新旧货币以1:100的比例进行交换,这样金日成的100缩水成了1块,洪英姬的1元也就成了1分。1分钱又不能
掰成两瓣花。这么不值钱,还是下岗吧。一年前,为罗贯中家乡的中国驰名商标水塔牌山西老陈醋等咨询韩国商标业务的百世福达知识产权公司带回了些朝鲜钱和韩版的“三国”,老板王浩想送给我留作纪念,他说连罗贯中带三国,咱们中国应对这类问题有个长远的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保护。


尽管咱老秦对钱忠贞不二,但只认中国,不开分号。生为中国人,就花中国钱,死是中国鬼,连纸钱都烧咱中国的。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120吊哟。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钱上也没有用不完的“花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