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是民国时期中国另外一个较为有名的军阀,作为主政一省时间长达38年的军阀,人称山西土皇帝。然而,就这样一个土皇帝却对教育情有独钟,在他的领导下,一个贫穷的落后的西部省份,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竟然实现了新中国直到最近几年才实现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比我们现在还要彻底,我们现在高中阶段还没有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被称为中国教育的典范,不要说在当时,就是放到现在,在全国也属于先进的省份了,不能不说是个异数、一个奇迹。
从1917年起,阎锡山对山西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与推行,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推进山西教育的进步,一是普及国民教育,二是创办职业教育,三是推行以改良社会风俗、开通知识为宗旨的社会教育,重点当然在普及国民教育。1918年,阎锡山颁布了《山西教育计划进行案》、《山西省实施义务教育程序》等,对各地完成义务教育的时间、要求以及师训、经费筹措等都有明确规定。执行的结果是,到1925年山西全省小学儿童入学率就达到了70.6%,后来由于战乱等因素而有所下降,1934年入学率也有66%,但在阎锡山的严抓之下,随后又开始回升,到1942年竟然达到了80%以上。这一比率,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属于非常少有的。
当时的大学者故适对此是大加赞赏,1922年6月,胡适在《努力周报》发表文章赞扬说:“现在有许多人爱批评阎锡山,但是阎锡山确有不可及的地方。他治山西,是有计划的。例如他决心要办普及的义务教育,先做一个分年期的计划。四年的师范不够养成教员,他就设速成的国民师范;这还不够用,他就设更速成的传习所。他依着这个计划做去,克期进行,现在居然做到了义务教育!江苏、浙江还办不到的事,阎锡山在那贫陋的山西居然先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