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做人的真谛


 

 

 

认识做人的真谛

 

 

喻建国

 

 

 

 

“我的儿子在英国攻读研究生,最近他在电脑中和我对话时,告诉我一件发生在他攻读的学校中的一件事,一名印度研究生在日昨自己将自己解决掉了,在此之前不久还有一名亚裔研究生也在跳楼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的儿子几年前刚考进华东师范大学时,学校当局在向家长介绍时谈到一个情况,就在我们开会的这座大楼,不久前就有一名学生从楼上跳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座楼每年大概有一名学生在此跳楼。这是什么原因?” 在一次聚会中一位女士向我提出了问题。我立即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算是回答了这位女士提出的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在上海自杀的大学生中,比例较高的学校都是名校。考进名校的学生,在考入名校前,多为所在学校甚或所在地区中的绝对佼佼者,他们学业优秀,品行端正,在自己的家庭、自己学习的学校、自己生活的地区经常受到表扬和表彰,他们一直处于一种被人尊敬和仰慕的状态中。考进名校后,他们在全是来自各学校各地区的佼佼者中从新排队,其中有很多人就此老是被排在较后的位置,他们原来身上所具有的人群中佼佼者的光环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极度失落,为此强烈地激起他们的奋斗激情,为了企图改变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地位,他们日以继夜,勤学苦练,煞费心机,但是几经努力,他们仍然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感到了自己的努力是无望的,徒劳的,他们开始唾弃自己,怨恨自己,最后发展为决定消灭自己。如果这时候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失意,如失恋、家庭变故等,去意益发汹涌。

若是在这些人的生活中早一点有人介入,向他们昭示做人的真谛:活着,延绵着,过日子,平平常常,融入自己生活的环境,从中品尝内里所包蕴的幸福和快乐。他们就绝对不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学校中如果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心理谐助,这些学有所成的学生也绝不会走上自杀的道路。

做人,首先就是活着,每天按时起床,按部就班作息,定时定量饮食,与人互助交流。在各种生活领域——家庭领域、学习领域、工作领域及其他社会领域操持该领域中个体应该操持的内容。日子一分一秒、一日一月地度过,自己不要过分追求成就,不要自命不凡,要细细地吟味平平常常和普普通通,让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没有矛盾,没有憎恨。今天自己能有这样的存在,那是N个因由组成的,多一个因由或是少一个因由,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现实。对于自己获得今天的现实,要感恩,要思来之不易,健康来之不易,饮食来之不易,生活空间来之不易,有那么多的人和自己在生活中发生作用来之不易。生活中有许多幸福和快乐,那是需要人们自己去剥食的,不去剥扒,不去探寻,幸福和快乐就将永远和你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