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型外交理念启蒙世界


一国外交之思想必植根于一国文化之沃土,一国推动世界之发展必植根于一国经济之实力。自胡温执政以来,中国外交立足中国,依托亚洲,放眼世界,借经济高速平稳发展之雄风,携5000年深厚文化之底蕴,高举“内建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猎猎之旗帜,以和为贵、和生财、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以及善邻万邦、平等互利、以义托利、礼服天下的宽广心胸与襟怀,力破“只有永远利益”的既成定律,以天赋人性的善,来疏导外交死结和纠纷,以天下共赢的广泛感召力,合纵亚非,纵横欧美的“善意型”外交,通过说服朋友,影响敌人,广聚善缘,逐步施展柔性外交的交手段,长袖善舞,不仅在悄然改变着世界外交舞台与风云格局,同时也树立了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谐谋发展、互促共繁荣的良好形象。在世界外交舞台上,逐渐形成了有别于霸权主义、武力主义、强盗主义外交的新型和谐外交观,受到了世界的广泛称赞。

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上就曾有明智的专家学者和政治家指出:霸权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依靠武力只能给世界带来灾难。世界要想永久和平,必须放眼东方,从古老东方哲人的智慧中寻找答案。而世界要找的这位伟大哲人,其实就是我们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世界要找的答案其实正是孔子的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尊不卑、天下万民平等的“中庸”思想。说到底,“和谐世界”思想的深根就在“中庸”,建设和谐世界方法和途径就是以中国“和文化”的优秀人类文明成果,致力“谐”调出兼容并蓄、互利共赢、和平竞争的新世界。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致力和谐外交的理念,正是从20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得到启示并进一步创新运用到国家社会和世界外交领域的。

为此,世界应该共同向中国这位2000年前的伟大哲人,表示由衷的尊重和敬仰。

根据《联合早报: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献》一文报道:近年来世界外交舞台上跳动着“和谐”、“合作”、“民主”、“人道”、“平等”的音符,唱出这些音符的中国,正在用“和谐世界”的理论启蒙世界走向新的旅程,仅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中国就赢得世界尊重

该文还报道说,与盛行于世界半个世纪甚至数百年的“力量型”和“利益型”的外交不同,中国新的全球外交充满善意。“善意型”外交不排除利益争取,也不排除政治钳制力,但高高在上的总则是“睦邻”“友邻”“富邻”。这里的“邻”既指美洲、非洲、欧洲不接壤的远邦,也指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等接壤或隔海相望的近邻。在信息和交通高度发达的全球化时代,其实“邻国”已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心态术语。

该文分析说,中国的“善意型”外交共有三大特征:一是急友邦之急,以诚恳的行动“雪中送炭”,在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帮助穷国。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宣布免除所有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这是欧美歌星和社会名流呼吁20年而八国集团政府没有做到的事,在中国却由政府主动实现了。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是体谅非洲的贫困,帮助“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西方所谓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说法,既没有境界,也不浪漫,只显得落伍!二个特征充分理解有敌意的国家的苦衷,化解误会,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朝鲜核试射后,中国反对美国对朝进行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强硬制裁计划,却支持联合国通过柔性制裁朝鲜的决议案。这既给朝鲜悬崖勒马的机会,也体谅美国在伊拉克、伊朗的困境,终将把气氛紧张的争端疏导到和平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路径。另外,在日本新首相安倍就职后,中国政府在不放弃自己的立场,着眼更长远的未来的原则下,也以宽厚的气度体谅安倍首相急欲通过外交突破树立政治信誉的愿望,同时考虑日本民间对“靖国神社”的复杂感情,从大局出发,导引出中日外交冷战的解冻,促成两国在经济和东北亚区域安全上先行合作,进而平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为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三是力争在与各国保持对话和合作的前提下,中国对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自如地表达支持和反对立场,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别和“敌国”与“友邦”的划分,同样也超越了西方“大棒”与“胡萝卜”交替使用的策略。

中国主动出击的“善意型”外交,在付出的同时,也同样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必要的回报。在新的“善意型”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指导下,中国赢回的不仅是世界的尊重,也是丰硕的外交成果。近年,全球各国首脑纷纷到中国访问,联合国主要成员国与中国对话。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疏通了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经络;中国—东盟纪念峰会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更友好地走门串户,经济和文化合作越来越火;中非合作论坛吸引了非洲绝大部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前往北京,居然比非洲首脑会议的出席率还高;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白宫把众多内阁成员派往北京,强大阵容中显现着“中国的重要性”;欧盟目前又开始讨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还有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中国。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减排,更是凸显中国责任。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外交实践是卓有成效的,正如美国《外交政策聚焦》杂志所言,“中国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全球性的、在关键时刻可以把球投在他手中的球员”。几乎所有国家的政要和媒体,都承认中国全球外交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规模、水平、交往频率和不菲成就,但在解释中国外交成就背后的思想内涵上,很多人却并非没有触及到其和谐思想的内在本质和重大意义,当然,这些小小的遗憾还有待于中国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只要世界需要和谐的愿望不变,中国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着办的和谐外交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