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


整理:袁朗    电话:13810985127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961632214     MSN:[email protected]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的一项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专项资金。创新基金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环境,引导地方与社会资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为了充分体现政府资金的宏观政策导向,明确创新基金年度支持重点和技术领域发展方向,科技部组织专家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修订编制了《2009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009年《指南》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充分体现科技部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提供科技支撑的工作目标,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注重解决当前市场急需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大对国家十大重点振兴产业尤其是纺织轻工等行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的支持;加强对能源、资源、环境、卫生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的支持;紧密围绕科技部重大专项的实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尤其是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项目的培育;加大对以创业促就业的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尤其是毕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海外留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创业服务机构内创新项目的支持;建议和完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和完善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项目,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渡过困难期。

2009年《指南》进一步细化了对不同阶段申报项目的成熟程度和相关特殊申报要求的说明,重点围绕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加了若干重点支持领域和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不支持的范围。   

 

 


  

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 13

第二部分  政策与目标... 15

一、创新基金的宗旨... 15

二、创新基金的运行机制... 15

三、创新基金的立项审查机制... 15

四、创新基金本年度支持方向及重点... 16

五、创新基金各类项目审查重点... 16

第三部分  重点项目优先支持技术领域... 18

(一)重大科技专项相关成果的市场转化项目... 18

1. 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装备... 18

2. 3G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18

3.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 18

4.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19

5. 系统软件... 19

6.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19

7. 重污染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9

8. 新型疫苗... 20

9. 基因工程药物... 20

10. 中药创新药物... 20

11. 化药创新药物... 20

12.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21

13. 抗肿瘤药物... 21

14. 传染病治疗药物... 21

(二)促进产业振兴的创新项目推广应用... 22

1汽车零部件前端研发项目... 22

2. 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22

3. 交通工具轻量化用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制品及深加工产品... 22

4. 新型纤维材料... 22

5. 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 23

6. 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 23

7. 数字地面电视... 23

8. 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 24

9. 建筑储能技术及相关产品... 24

10. 水回用工艺技术和设备... 24

11. 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24

(三)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关键技术及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24

1.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24

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 25

3. 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25

4. 医学影像技术产品... 26

5. 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26

6. 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 27

7. 城市基础环境保护设施二次污染防治关键技术... 27

8.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27

9. 太阳能... 27

第四部分  一般项目优先支持技术领域... 29

一、电子信息... 29

(一)软件产品... 30

1. 系统软件... 31

2. 支撑软件... 31

3. 中间件软件... 31

4. 嵌入式软件... 32

5.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 32

6.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32

7. 图形和图像软件... 33

8. 金融信息化软件... 33

9. 地理信息系统... 34

10. 电子商务软件... 34

11. 电子政务软件... 34

12. 企业管理软件... 35

(二) 微电子技术... 35

1.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 35

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35

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35

4. 集成电路测试... 36

5.集成光电子器件... 36

(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36

1. 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37

2. 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37

3. 网络产品... 37

4. 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38

5. 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38

6. 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39

(四)通信产品... 39

1. 光传输产品... 39

2. 小型接入设备... 40

3. 无线接入产品... 40

4. 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40

5. 软交换和VoIP系统... 41

6. 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41

7. 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41

8. 3G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42

(五) 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42

1. 演播室设备... 42

2. 交互信息处理系统... 43

3. 信息保护系统... 43

4. 数字地面电视... 44

5. 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 44

6. 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 44

7. 光发射、接收设备... 44

8. 电台、电视台自动化设备... 44

9. 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45

10.  IPTV... 45

11. 高端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45

12. 综合媒体处理系统... 45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46

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46

2.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 46

3.片式半导体器件... 47

4.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47

5.中高档机电组件... 47

(七)信息安全产品... 47

1. 安全测评类产品... 49

2. 安全管理类产品... 49

3. 安全应用类产品... 49

4. 安全基础类产品... 49

5. 网络安全类产品... 50

6. 专用安全类产品... 50

(八)智能交通产品... 51

1.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52

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 52

3. 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52

4. 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 52

二、生物、医药... 52

(一)医药生物技术... 54

1. 新型疫苗... 54

2. 基因工程药物... 54

3. 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54

4. 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55

5. 核酸类药物... 55

6. 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 55

7. 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55

8. 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56

9. 干细胞技术、RNAi技术、纳米技术、模拟多肽、多肽修饰技术及其产品... 56

(二)中药、天然药物... 57

1. 中药创新药物... 57

2. 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57

3.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58

4. 中药制药装备及其集成... 58

(三)化学药... 58

1. 化药创新药物... 59

2.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59

3. 抗肿瘤药物... 59

4. 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 59

5. 老年病治疗药物... 59

6. 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59

7. 计划生育药物... 60

8. 传染病治疗药物... 60

9. 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60

10. 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61

11. 手性药物... 61

12. 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61

(四)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62

1. 缓、控释制剂——固体、液体及复方... 62

2. 靶向给药系统... 62

3. 新制剂技术... 62

4. 其它新制剂... 63

5. 制剂新辅料... 63

(五)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63

1. 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 64

2.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64

3. 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64

4.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65

5.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65

三、新材料... 65

(一)金属材料... 66

1. 交通工具轻量化用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制品及深加工产品... 67

2. 应用于轻工、石化、纺织等行业的高性能金属材料... 67

3. 特殊性能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 68

4. 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 68

5. 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 68

6. 超导材料... 69

7. 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制品... 69

8. 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69

9. 半导体材料... 70

10. 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 70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71

1.高性能结构陶瓷... 71

2.高性能功能陶瓷... 72

3.人工晶体... 72

4.功能玻璃... 72

5.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工艺设备... 73

6.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 73

(三) 高分子材料... 73

1. 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74

2. 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74

3. 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 74

4. 新型橡胶材料... 75

5. 新型纤维材料... 75

6. 生物基材料及降解产品... 75

7.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75

(四)生物医用材料... 76

1. 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76

2. 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76

3. 骨科内植物... 77

4. 口腔材料... 77

5. 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77

6. 新型敷料及止血材料... 78

7. 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78

8. 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78

(五)精细化学品... 79

1. 电子化学品... 79

2. 新型催化剂... 79

3. 新型橡塑助剂... 80

4. 超细功能材料... 80

5. 其它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80

6. 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 81

四、光机电一体化... 81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82

1. 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 83

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 83

3. 基于PC的控制系统... 84

4. 面向行业的控制系统、车间级设备信息集成系统... 84

5. 专用控制装置... 85

6. 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85

7. 新型控制技术的前端研究... 85

(二) 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86

1. 新型自动化仪表... 86

2. 面向行业的配套传感器... 86

3. 新型传感器... 87

4. 微机电技术产品... 87

5. 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88

6. 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 88

(三)先进制造技术... 88

1. 先进制造系统... 89

2. 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装备... 89

3. 机器人开发及应用... 89

4. 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 90

5. 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 90

6. 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 90

(四)新型机械产品... 91

1. 机械基础件及模具... 91

2. 通用机械产品... 92

3. 新型机械产品的前端研究... 92

(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92

1. 医学影像技术产品... 93

2. 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产品... 93

3. 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与传感器... 94

4. 医学检验技术设备... 94

5. 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软件产品(软件类)... 95

6. 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 96

(六) 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96

1. 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97

2. 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 97

3. 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计算机软件类) 97

4. 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98

(七)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98

1. 先进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99

2. 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 99

3. 现代汽车电子产品... 99

4. 汽车零部件前端研发项目... 100

5. 车辆检测技术及装备... 100

6. 轨道交通领域关键零部件... 100

五、资源与环境... 100

(一)城市化快速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控制技术... 101

1. 城市室内、室外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101

2. 城市基础环境保护设施二次污染防治关键技术... 102

3. 城市社会源有害固体废物处置与二次污染防治和资源化技术... 102

4. 城市其它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102

(二)乡镇现代化过程中环境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102

1.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102

2. 集约化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102

3. 有机废弃物和生物产品加工废水(物)处理技术和设备... 103

4.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设备... 103

(三)污染行业的环境问题与技术需求... 103

1. 重污染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03

2. 重污染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04

(四)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 104

1. 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104

2. 水回用工艺技术和设备... 104

3.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回收处理技术... 104

4. 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104

(五)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 105

1. 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105

2. 环境应急与常规监测仪器设备... 105

3. 环境应急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 106

()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106

1.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 106

2. 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106

3. 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107

4. 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107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107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 108

1. 太阳能... 109

2. 风能... 109

3. 生物质能... 110

(二)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110

1. 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110

2. 燃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及其相关产品... 110

(三)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111

1. 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111

2. 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 111

3. 建筑储能技术及相关产品... 112

七、高技术服务业... 112

(一)信息技术服务业... 113

1. 现代物流服务... 113

2. 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服务... 113

3. 业务流程外包(BPO)服务... 114

(二)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114

1. 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服务... 114

2. 研究开发新型制剂的技术服务... 114

(三)新材料技术服务业... 114

1. 新材料产品研发技术服务... 114

2. 拓展产品产业链技术服务... 115

3. 产品技术的集成创新服务... 115

(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 115

1. 精密复杂模具设计服务... 115

2. 多层、密集、微型、复杂电路设计服务... 115

3. 数字化健康诊断技术服务... 115

(五)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 116

1. 工业污染治理专业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116

2. 市场化环境监测(包括室内空气)服务... 116

3. 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处理设施的专业化运营服务... 116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 116

1. 可再生能源与高效节能工艺技术、产品检测及系统管理服务... 117

2. 推广并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技术服务机制... 117

 


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

创新基金主要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对创业初期、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培育具有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引导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为中小企业走技术创业之路,顺利进入成长期起到铺垫作用。

《指南》的编制充分体现政府资金的宏观政策导向,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明确创新基金年度支持重点和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申请创新基金的支持。

《指南》作为创新基金申报和立项审查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基金支持的范围和主要着力点,是企业准备申报材料的重要依据,是地方组织项目申报并进行初选的重要依据,是创新基金项目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

《指南》共分为四部分,即:使用说明、政策与目标、重点项目优先支持技术领域、一般项目优先支持技术领域。在政策与目标部分,介绍了创新基金宗旨、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创新基金立项审查机制、本年度创新基金支持的重点和各类项目立项审查重点。

《指南》中重点项目优先支持技术领域部分,详细描述了重点项目支持的内容。为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2009年度创新基金继续设立并适当扩大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将围绕新能源开发、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卫生健康等主题,依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需求,选择对产业和行业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作为突破口,重点支持一批具有高成长性企业的快速发展。

《指南》中一般项目优先支持技术领域部分,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主要领域,按照技术领域、子领域、方向三级分类编排,介绍了2009年度创新基金支持的范围。在技术领域和子领域中,分别介绍了本技术领域(子领域)目前发展现状及趋势、企业申请时的注意事项等。在方向层面上,具体描述了各方向所支持的项目内容,以及申报材料的特殊要求等。

申请创新基金的企业在使用《指南》时必须注意:

1. 必须按照企业所掌握的自主核心技术和产品应用范围,在《指南》中选择一个方向申请创新基金,并按照相应的申报要求准备材料。没有明确列入《指南》的项目,如果申报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产品市场前景好,而且申报企业具备较强的开发能力,也可以提出申请,并按最相近的技术方向准备申报材料。

2. 《指南》中,在不同技术领域的方向上有些行业或产业有交叉,企业应按照拟申请项目的技术创新重点,参照《指南》说明,选择相应技术领域或子领域。

3. 申请企业准备申请材料时,需特别注意在技术领域、子领域、方向三个层面上对企业能力、项目所处阶段、项目所应具备的条件、申请资助的方式、以及应提供的相关附件材料(如:专利证书、许可证、批文、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用户报告等)等有关方面的要求。请申请企业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准备,并提供相应的附件材料。凡不能满足要求的企业,请不要申请。

4. 凡属于在《指南》的技术领域、或子领域、或方向中明确指出不支持的项目,或其它不符合产业政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以及市场竞争激烈而又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项目,请企业不要申请。